如何根據四氣五味運用中藥

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而溫與熱,寒與涼,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即涼次於寒,溫次於熱。若以陰陽歸納,則寒、涼屬陰,溫、熱屬陽。藥性的溫熱、寒涼是與病性的寒、熱相對而言的。

  寒涼藥能治療陽證、熱證,多具有清熱(如石膏)、瀉火(如黃連)、解毒(如金銀花)或養陰(如麥冬)等作用。

  溫熱藥能治療陰證、寒證,多具有祛寒(附子)、溫裏(吳茱萸)、補陽(肉蓯蓉)或益氣(黃耆)等作用。

  在有關治法上,《神農本草經》曾總結說:「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就是根據藥性來說的。

  另外,還有一些平性藥,是指藥性比較平和,或溫而不燥(黨參),涼而不寒(柴胡)等藥物。其中也參有偏溫、偏涼的不同,基本上未越出四氣的範圍。

  五味,就是中藥的辛、甘、酸、苦、鹹五種藥味。另外,還有些藥物具有淡味或澀味,但由於淡味藥沒有明顯的滋味,故一般將淡味歸入甘味之中,古人亦有「淡附於甘」的說法。因澀味與酸味相似,一般將澀味附於酸味之列,故習慣上仍稱五味。五味按陰、陽歸納,辛、甘(淡)發散為陽,酸(澀)、苦、鹹滲泄為陰,

其具體作用是:
  辛味藥能散能行,具有散表邪,祛風濕、行氣活血及散結開竅等作用,多用於治療外感表邪(如簿荷、麻黃)、風濕痹痛(如五加皮、獨活)、氣滯血瘀(如川芎、木香)、結腫竅閉(如乳香、麝香)等證。

  甘味藥能補能緩,具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多用以治療虛證(如黃耆補氣,熟地補血、天冬滋陰、黨參補陽)、拘急疼痛(如飴糖)或用以緩和藥性的偏勝(如甘草)等。

  淡味藥能滲能利,具有滲濕、利尿等作用,多用於治療濕邪為患,如水腫或小便不利等證,如苡仁、豬苓、茯苓等。

  酸味及澀味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等作用,多用於治療虛汗(五味子、五倍子)、遺精遺尿(如金櫻子、山茱萸)、瀉痢不止(如赤石脂、烏梅)、喘咳不甯(如訶子、罌栗殼)等證。

  苦味藥能燥能泄能堅,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泄降、堅陰等作用,多用於治療濕證(如黃連、蒼朮)、大小便不暢(如大黃瀉下,防己利尿)及熱邪傷陰(如知母、黃柏)等證;降泄如杏仁可治因肺氣上竄之喘咳。

  鹹味藥能軟堅潤下,具有軟堅、散結、瀉下等作用,多用於治療痞塊症積(如鱉甲、瓦楞子)、便秘(如芒硝)等證。

  但由於每一藥物都有性和味,故用藥時中醫常綜合考慮。如同為溫性,生薑辛溫,黃耆甘溫,厚朴苦溫,五味子酸溫,鹿茸咸溫等。同是辛味,有薄荷的辛涼、石膏的辛寒、馬勃的辛平,半夏的辛溫,附子的辛熱之別。同是甘味,甘溫主補氣,甘寒善養陰,其作用常因而不同。而且有些藥物可一藥兼數味,有的還可通過炮製而改變其性味。這些都提示中藥的多種效用和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特點。

  認識藥物的性能是很重要的。其中掌握藥性較之藥味尤為重要。知道藥物的性味,常可大體上識別中藥的主要功效和適用範圍,因而在用藥時就不容易犯原則性的錯誤。

轉載自奇摩網站草本王朝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