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
            - 手太陰肺經(一) 


肆、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 

十二經脈在五臟及心包絡與六腑的領導下,各建立一經。由於這十二經脈與十二腑臟有直接聯屬的關係,同時陰經與陽經之間又有一定的配偶,在整個經絡體系中佔有主要的位置,故稱為「正經」。這正經十二條脈中,六條是分佈在上肢和軀幹的,還有六條是分佈在下肢和軀幹的。諸陰脈皆在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說面耐寒,有曰:「人面獨能耐寒,人頭者諸陽之會也。」吾人之上下肢皆有內側和外側兩邊,分佈在內側的屬陰,分佈在外側的屬陽,故偈曰:「手之三陰胸內手,手之三陽手外頭;足之三陰足內腹,足之三陽頭外足。」

 

第一節、手太陰肺經 

肺經共十一穴,原穴為太淵穴,絡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偏歷穴,是陰氣最盛的經絡,主治裡症虛症,與大腸經為表裡。

1.經中穴道 

起自第三肋骨離任脈中線約六寸,靠肩窩內側之中府穴(肺功穴),上行至鎖骨下胸肌三角凹陷處之雲門穴,循臑骨內腋下三寸是天府穴,肘約紋(彎曲紋)上五寸為俠白穴,肘約紋上動脈處是尺澤穴(合穴),腕上七寸為孔最穴(療穴),孔最穴後往外側行,至腕骨上一寸半為列缺穴(療穴),再前行至腕橫紋上一寸為經渠穴(經穴),再行近手腕關節內側之太淵穴(原穴)、脈會穴─因肺朝百脈,故脈會太淵,取脈搏於此處)再沿手掌母指內側至魚際穴(療穴),止至母指末端指甲旁之少商穴(井穴)。 

2.循行路徑 

(1)手太陰肺經部分:起於中焦(胃中脘處),下絡大腸系,間接借用足厥陰肝經上行還循胃口,散佈流行。  

(2)足厥陰肝經部分:手太陰肺經下絡大腸後,借自足厥陰肝經之期門穴(乳根下),上膈屬肺系,從肺系橫出腋下,至中府、雲門穴,下循臑內天府、俠白穴。

(3)手少陰心經部分:從肘中俠白穴起,行手少陰心主之前,下行肘中尺澤穴。

(4)手太陰肺經部分:從尺澤穴循臂內上骨下廉孔最穴,入寸口列缺穴,再經經渠穴、太淵穴,出大指之端。  

(5)手陽明大腸經部分:手太陰肺經行入太淵穴,出大指之端後,即交於手陽明大腸經。

3.疾病症候 

患手太陰肺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喉、胸、肺,以肺為主,有下列病候:肺部脹滿、氣喘、缺盆穴處胸痛、臑臂部痛、掌中發熱,肩背痛,怕冷,少氣。 

手太陰肺經經筋圖 

 

 

手太陰肺經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1. 起於中焦
  2. 下絡大腸
  3. 還循胃口
  4. 上膈屬肺系
  5. 出腋下
  6. 至肘中
  7. 入寸口
  8. 出大指之端


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
            - 手陽明大腸經(二)


第二節、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經共廿穴,原穴為合谷穴,絡穴為手太陰肺經之列缺穴。為陽氣盛極的經絡,主治陽症實症,也治發熱病,與肺相表裡。

1. 經中穴道

起自手食指內側末端指甲旁之商陽穴(井穴),經二、三間穴(輸穴)至拇指、食指根虎口處之合谷穴(原穴),腕中凹窩為陽谿穴(經穴),沿腕後三寸為偏歷穴(療穴),再經溫溜、下廉、上廉穴,至曲池穴前二寸手三里穴(療穴),曲肘時肘邊凸起高處是曲池穴(合穴)。再經肘 穴、五里,至手臂肘上七寸三角肌下為臂臑穴(療穴),至肩峰前方舉手凹窩處為肩 穴(療穴),再經肩鎖關節凹陷處巨骨穴上行,於鎖骨上窩中點上一寸許之天鼎穴,上經喉結正中旁三寸是扶突穴,上行至人中旁五分為禾 穴,止於鼻翼旁五分之迎香穴(療穴)。

2.循行路徑

(1)手太陰肺經部分:手陽明大腸經起自手太陰肺經母指橈側指甲角端後一分許之少商穴,其支者絡入食指內側端之商陽穴。

(2)手陽明大腸經部分:由食指內側端之商陽穴,循食指而上,經二、三間穴,至兩骨間之出合谷,上兩筋間之陽谿穴,循手臂而上至偏歷、手三里穴,入肘外廉之曲池穴,上臑外前至臂臑穴,上肩至肩 穴,而巨骨穴。

(3)督脈部分:從巨骨穴上出於頸項根骨(柱骨)旁,與督脈之大椎穴(第七頸椎下)相會,自督脈大椎穴入交足陽明胃經之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

(4)足陽明胃經部分:從足陽明胃經之缺盆穴絡肺、下膈、屬大腸者。

(5)手陽明大腸經部分:其支從缺盆穴上頸復循本經之天鼎穴,貫頰至扶突穴,再入下齒中禾臑穴,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迎香穴而終。

(6)足陽明胃經部分:手陽明大腸經行至鼻孔迎香穴後,即交於足陽明胃經。

3.疾病症候

患手陽明大腸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頭、面、耳、鼻、喉及熱病,有下列病候:頸腫、牙痛、鼻炎、面癢、面癱、眼珠發黃、流清鼻涕鼻血、口乾、喉腫痛、肩臑痛、食指不能動、本經所經之處發熱而腫或發寒顫抖。

 

手陽明大腸經經筋

 

手陽明大腸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1. 起於食指之端
  2. 出合谷
  3. 行曲池
  4. 上肩
  5. 貫頰
  6. 夾鼻孔
  7. 下齒
  8. 入絡肺
  9. 下膈屬大腸

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
            - 足陽明胃經(三)


第三節、足陽明胃經

胃經共四十五穴,原穴為衝陽穴,絡穴為足太陰脾經之公孫穴。陽明象徵陽氣極盛的經絡,故在適應力量上,對裡熱和實證就容易發揮它的特點。

1. 經中穴道

起自眼球正下方之承泣穴,目眶下緣為四白穴(療穴),直下行至嘴角之地倉穴(療穴),再下行後交至咬肌前緣之大迎穴,咬肌凸起為頰車穴(療穴),再沿下頷緣耳前上行至顴骨弓下凹窩內是下關穴(療穴),至額角尖角處髮際之頭維穴(療穴)。脈行返地倉、大迎穴間,下行經結喉旁、頸動脈後之人迎穴,經水突、氣舍,至鎖骨上緣中點,下對乳頭中線之缺盆穴,再下行經氣戶、庫房、屋翳、膺窗至乳中穴,再偏外由乳中線(離任脈中線四寸)下行,至不容穴脈向中線減兩寸,經承滿穴,循脈下行齊任脈中脘穴為梁門穴(療穴),下行經關門、太乙、滑肉門穴,至齊臍為天樞穴(功穴),天樞穴下為外陵穴,下二寸為大巨穴(療穴),再下一寸(關元旁)是水道穴(療穴),經歸來穴至腹股溝上氣衝穴,經大腿根部是 關穴(療穴),大腿中伏兔穴,至膝蓋外緣上三寸之陰市穴,上二寸為梁丘穴,下行至膝蓋下外緣凹窩處之犢鼻穴,犢鼻下三寸為足三里穴(合穴),犢鼻下六寸為上巨虛穴,下八寸為條口穴,下九寸為下巨虛穴,經外踝上八寸之豐隆穴(療穴),下至腳彎前正位兩筋中凹窩中之解谿穴(經穴),再由第二、三趾前行,至足背高骨(最高處)之衝陽穴(原穴),至第二、三蹠骨之間為陷谷穴(輸穴),第二、三蹠骨之縫為內庭穴,止至於第二趾外側末端之厲兌穴(井穴)。

2.循行路徑

(1)足太陽膀胱經部分:起於迎香穴,上交鼻根兩旁,約過足太陽膀胱經之睛明穴,分下循鼻外,始交於足陽明之承泣穴。

(2)足陽明胃經部分:由承泣穴直下四白、巨 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之地倉穴。

(3)任脈部分:從地倉穴環繞唇下,交任脈之承漿穴(頦唇溝中)。卻循臉頰後下廉,復交本經之大迎穴。

(4)足陽明胃經部分:由大迎穴出循頰車穴,上行耳前,過客主人穴(上關穴),交足少陽膽經。

(5)足少陽膽經部分:合足少陽膽經循髮際至額顱兩旁之懸顱穴,頷厭穴,復交足陽明胃經。

(6)足陽明胃經部分:還足陽明胃經之頭維穴、下關穴。在此其支者行大迎穴,在前行循人迎、水突穴,循喉嚨入缺盆穴。下膈、屬胃、絡脾,散布臟腑。其直者從缺盆穴直行氣戶、庫房、屋翳至乳根穴。下廉不容、梁門、天樞、大巨、水道諸穴,入氣街穴。至此前支者起於胃口,屬胃、絡脾,下循腹裡,下行至氣街中而合。

(7)衝脈部分:足陽明胃經本經與旁支在氣街穴會合後,再合衝脈而上行。

(8)足陽明胃經部分:足陽明胃經直下本經者,再入大腿根部 關穴,伏兔、陰市、梁邱諸穴,下膝臏中犢鼻穴,循足三里、豐隆穴,再循解谿下足跗之衝陽穴,經陷谷、內庭穴,入次趾趾外間。

(9)足太陰脾經部分:其別支循跗上,入大趾、二趾間之厲兌穴,出其端。交於足太陰脾經也。

3.疾病症候

患足陽明胃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頭、面、鼻、齒、喉以及腦病,腸胃病、發熱病,有下列病候:胃痛、偏癱、時常打哈欠、聽大聲易驚嚇、心跳動快速、發狂、腹脹鳴叫、溫邪犯肺、感冒、發熱寒、流清鼻涕、流鼻血、口歪、唇生瘡、頸腫喉痛、易饑餓、胃中寒脹滿等。

 

足陽明胃經經筋

 

足陽明胃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1. 起於眼下
  2. 繞面
  3. 入齒
  4. 還唇
  5. 循喉嚨
  6. 下膈
  7. 屬胃絡脾
  8. 下挾臍
  9. 至膝下
  10. 入足中指

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
            - 足太陰脾經(四)


第四節、足太陰脾經

脾經共廿一穴,原穴為太白穴,絡穴為足陽明胃經之豐隆穴。是陰氣最盛的經絡,所有本經絡穴善於對裡寒裡虛發揮效用。

1. 經中穴道

起自足大趾外側趾甲角後之隱白穴(井穴),往後側緣行至太白穴(原穴),上循經足大趾側後方之公孫穴(療穴),而行至足內踝骨下,微前方陷中之商邱穴(經穴),再向上至踝上三寸之三陰交(療穴),三陰交上三寸為漏谷穴,上循膝內側有一高而凸起脛骨內側髁凹陷處為陰陵泉(合穴),膝臏上內廉為血海穴(療穴),上至大腿內側箕門穴。再上行經腹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去腹中行旁開三寸半是衝門穴,再上行經府舍、腹結至乳頭直下與臍平之大橫穴(療穴),從腹哀穴上行三寸,離胸中線旁六寸(第五肋間)之食竇穴,上行第四肋間之天谿穴,上行第三肋間之胸鄉穴,上行胸外緣至二肋間,離胸正中線六寸之同榮穴,至此再往外斜下行,止至第六肋腋中線處之大包穴。

2.循行路徑

(1)足太陰脾經部分:起自足大趾之端隱白穴,上循內側白肉際達大都穴,從大都過核骨之後太白穴,後延公孫、商邱穴,在內踝前前廉三陰交,上循胻骨經膝裏脛骨後漏谷穴,從漏谷穴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為地機穴、陰陵泉穴(合穴),至此上膝股內前廉血海穴、上至腿中箕門穴,入腹末端之衝門穴。從衝門穴屬脾、絡胃。再循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谿、胸鄉、周榮、大包等穴,而上行咽喉,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2)手少陰心經部分:其支者從胃之絡,別行上膈,注心中以交於手少陰心經。

3.疾病症候

患足太陰脾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胃腸疾病為主,有下列病候:舌根強硬、食後嘔吐、胃痛、腹脹、噯氣、便後或屁後腹中寬舒、身體粗重、面目身發黃、強迫久立則股膝內側腫脹。

 

足太陰脾經經筋

 

足太陰脾經別循行路徑圖

 

 

 

循行路線:

  1. 起於大趾之端
  2. 上膝股
  3. 入腹
  4. 屬脾絡胃
  5. 上挾咽
  6. 連舌本,散舌下

 

十二正經與經筋別循行路徑
            - 手少陰心經(五)


第五節、手少陰心經

心經共九穴,原穴為神門穴,絡穴為手太陽小腸經之支正穴。少陰經是陰氣初生的意思,所以主要反映在裡症虛症,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1. 經中穴道

起自腋窩中間,腋下動脈內側之極泉穴,沿手肘內側下行肘上三寸之青靈穴,再下行至手肘內廉約紋處之少海穴(合穴)。從少海穴下行至掌約紋後一寸五分為靈道穴(經穴),再下行至掌約紋後一寸之通里穴(療穴),近五分為陰 穴(療穴),至手腕關節內側第一橫紋之神門穴(原穴),行入掌內第四、五掌骨中點處之少府穴,最後沿小指內側,止至小指末端指甲旁之少衝穴(井穴)。

2.循行路徑

(1)手少陰心經部分:起自於心中,出屬心系,由心系下膈,直與小腸通。

(2)手少陰心經部分:其另一支者從心系上行挾咽,繫目內系。

(3)手太陰肺經部分:其手少陰心經之直者從心系出,復上通肺,行手太陰肺心主之後,下行出腋下極泉穴。

(4)手少陰心經部分:從極泉穴循臑內後廉至青靈穴,再下肘,內循臂內後廉少海穴,從少海穴抵掌後銳骨之端,靈道、通里、陰 、神門等穴,從神門穴入掌內後廉少府穴,從少府穴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少衝穴而終。

(5)手太陽小腸經部分:手少陰心經入小指端之少衝穴後,即交於手太陽小腸經。

3.疾病症候

患手少陰心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心與神志病,亦包括胸腔疾病,有下列病候:喉乾口渴、心悸痛、盜汗、目黃、脅痛、臑臂內側後緣疼痛、手心熱痛。

手少陰心經經筋

轉載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