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促進骨折癒合的方法
 
作者﹕嘉義基督教院洪培修醫師
 

 
就一般而言,人體有206塊骨骼,各個部位都可能受到外力因素的傷害,使得骨骼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就是所謂的骨折。骨折的愈合大致可分為「複位、固定、功能鍛練」三個階段,西醫骨科一般在麻醉情況下,採用手法複位加上石膏或塑材外固定,或手術切開複位再加上鋼板螺絲釘內固定;中醫骨傷科一般治療方法,則在採用手法複位加上夾板局部固定,配合針刺、中藥外敷、內服來加強消腫止痛及促進骨骼組織愈合,以及較早進行功能鍛練。

 

中醫認為,骨折初期︰骨折後一周到二周,除了骨骼受損,附近的軟組織,也就是中醫所謂經脈必同時受傷,使得氣血受影響,凝結成瘀,造成腫與痛,因此初期治療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

在骨折中期︰骨折後約二周到四周,腫脹現象改善,瘀血比較消散,此時骨折斷端正在生長和接續中,因此這時後要在活血行氣之外,加上補肝腎、養氣血的藥物,來促斷裂端及早愈合,所以治療宜和營續骨、舒筋通絡為主。

到骨折後期︰在一個月以後或由X光片見到折裂端出現接續愈合跡象,因長時間的固定,一般會出現患處相關關節僵硬,功能遲滯,局部腫脹,或肌肉萎縮,皮膚較冷,肢端麻木等症狀,用中醫觀點,認為這是病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的現象,所以治療宜益氣養血、溫補肝腎、壯筋堅骨為主。

現代研究發現,在骨折癒合過程的血腫期,活血化瘀的中藥如丹參、鬱金、川芎、桃仁、紅花、乳香、沒藥、血竭等藥物,可以加快微循環血流速度,增加毛細血管網的通透性,改善骨折裂端局部血液循環,清除血凝塊及代謝。在骨痂形成期,應適時轉向續損接骨藥為主,也就是含有豐富膠原、鈣鹽、微量元素等物質,來參與蛋白質合成與代謝,有利於骨質修復,例問自然銅等。

在骨痂改造期,則選擇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鹿茸、人參、續斷、補骨脂、骨碎補等中藥,可明顯改善蛋白質代謝,促進蛋白質多糖合成及鈣化,以順利製造新骨。此外,針灸也有提高免疫能力預防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影響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促進局部軟組織的修復、調節內分泌系統、促進骨細胞分化與增殖等途徑,來促進成骨細胞的增生與激活,來促進斷裂骨骼的癒合。

骨折後採用正確的整復,以及一段時間合理的固定是必要的,其原因是為了避免太早活動造成旋轉應力、剪力和成角力使得好不容易形成的骨痂再折斷,不利於骨折的愈合。事實上,臨床上骨折的部位和種類很多,對治療時間與預後的判斷也不盡相同,但若能在西醫的內、外固定的期間,同時配合中醫的中藥內治、外敷及針灸療法,和用推拿、理筋手法來幫助功能鍛鍊,將有助於促進骨骼的癒合,以及減少日後關節僵硬,功能遲滯,肌肉萎縮等副作用。

摘自嘉義基督教醫院院訊(http://www.dajiyua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