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為什麼能治病? (圖)

 

針灸,為什麼能治病?

九牧林醫家導讀:針灸,為什麼能治病?針灸,治病,即是在針炙師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針刺和艾灸的方法,對人體經絡脆穴進行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來調節臟腑功能,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

這是我國古代中醫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總結出針灸具有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作用的結晶。在現代國內外眾多醫學研究,證實針灸的治療作用機制,承認我國古代中醫醫療實踐理論,深化了對針灸治療作用機理的認識。
     一、疏迪經絡作用
人體由於各種疾病原因,造成經絡閉阻不通,而引發多種疾病時,採納針灸刺激輸穴和經絡,激發經氣,使經絡通暢。
經絡組成了氣血循環的通路,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若多種病因作用於人體,則經絡功能變態,氣血運行受阻,而出現病理變化,引起疾病發生。
經絡閉阻,可造成局部氣滯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腫脹等,正所謂“不通則痛”。另外,還可造成氣血運行不暢,使經脈所濡養的肌肉和臟腑,失去營養出現肢體麻木、無力等,或相應的髒腑功能活動失去平衡。
由於引起經脈不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療時應針對不同的原因選用不同的方法。若局部經絡閉阻,如扭傷、勞損等,熱者可行針刺,寒者可行艾灸,於血者可行刺絡,氣滯者可行針刺或拔罐;而對於臟腑功能失調、氣血不行、經絡失養者,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從而取得“通其經脈,調其氣血”的作用,排除病理因素,促負氣血正常運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現代醫學臨床和實驗證實: 針灸有止痛作用,對神經系統具有分明的調節功能。它能增強血管張力,降低外周阻力,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排出病理產物,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
   
二、扶正祛邪作用
扶正,就是扶助正氣,進步機體抗病能力;祛邪,就是消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影響。
疾病的發生、進展及其轉歸的過程,實質上是正邪相爭的過程。假如正氣旺盛,邪氣就不易侵犯人體產生疾病;假如正氣虛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疾病也就由此產生。因此,疾病的發生,說明正氣處於相對劣勢,邪氣處於相對上風。

正如《內經》所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扶正祛邪是治療一切疾病的基木法則。
針灸治病,就在於能夠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針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實現,可以通過針刺補瀉來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一般而言,針刺補法和艾灸有扶正的作用,針刺瀉法與刺絡有祛邪的作用。但在具體運用時,又必須結合輸穴的特性來考慮,如:關元、氣海、膏育俞、命門、腎俞等穴有扶正的作用;曲澤、委中、十二井穴、十宣、水溝等穴有祛邪的作用:而中脫、內關、三陰交、合谷、太衝、足三里,既可扶正,又有祛邪的作用。
臨床和實驗觀察證實:針灸通過對機體多個系統的調整,來進步抗病能力。針灸可使四周血中白細胞總數進步,白細胞吞噬活性增強。艾灸足三里可降低血液黏度,預防腦血栓形成,防止腦血管病發生,且有一定遠期療效。針灸對高血脂患者有分明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針刺還有調整內分泌系統的作用。
   
三、調和陰陽作用
陰陽學說,貫串於中醫學的各個方面,針灸治療也不例外。人體在正常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的平衡狀態,《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因六淫七情以及跌僕損傷等因素,導致人體陰陽偏盛偏衰,失去相對平衡,導致臟腑經絡功能變態,引起疾病的發生。

針灸治病正是通過調和陰陽,來達到治療目的。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針刺補瀉手法和輸穴的配伍來實現的。如胃火熾盛引起的牙痛,屬陽熱偏盛,治宜清瀉胃火,可取內庭穴,針用瀉法;由腎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屬陰虛陽亢,治宜育陰潛陽,可取太谿穴,針用補法,配行間穴,針用瀉法;而陽氣盛、陰氣虛導致的失眠,陰氣盛、陽氣虛引起的嗜睡,可取照海和中脈穴進行治療,但失眠應補陰瀉陽,嗜睡則應補陽瀉陰。
臨床和實驗觀察證實:針灸對消化道的運動、消化腺的分泌、膽汁流量以及膽囊、膽道的舒縮功能等,均有調整作用。調整作用呈現雙向性正常化特徵,如針刺足三里、胃俞等穴位,可使胃腸道運動減弱者增強,而使過強者減弱。針灸對心率、心律、血壓及外周血管、冠狀動脈、腦血管、內臟血管、左心功能等有分明的調整作用。但對正凡人的心臟無分明影響,對心臟功能失調者作用分明。針灸對血壓的影響具有雙向性作用,即對高血壓者有降壓作用,對低血壓者有升壓作用。
針灸的治療作用,實質上就是對機體的一種良性調整作用,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都是從針刺方法和瑜穴的選擇上來說明的。

此外,與機體的功能狀態(包括體質、年齡、性別、心理素養、病變表現等方而的個體差異)、治療時間、輔助治療方法等都有緊密的關係,尤其是機體的功能狀態,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內在因素,在整個治療中起主導作用。

轉載http://ls1919.blog.sohu.com/14116733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