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5)中西醫藥知識養生,便秘,診斷學針艾灸,心臟,肝臟,腎臟保健,三叉神經脊椎側彎偏頭痛 (25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用藥錯誤傷害大 常見用藥8大錯誤觀念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西藥併服 最少相隔2小時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血壓飆高 需不需要掛急診?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酸痛貼布 不是貼愈久愈好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沒生病,只是少喝水!

水,解開身體健康的密碼。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治嘴破的藥,效果比一比

嘴破了,實在好痛!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冒可說是百病之源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拿」要自費!

推拿要自費!中醫診所收費亂糟糟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陽五行
ap_F23_20090507112653872.jpg 陰陽五行學說是用來認識及說明人體一切,生理現象病理變化及人體與外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讓膽固醇妹妹找上你!

ap_F23_20090302094106217.jpg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醫虛實論

中醫認為,病證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是病邪和正氣兩種力量的對比和抗衡的結果。通過辨證虛實,可幫助瞭解致病因素的強弱、抗病能力的盛衰、機體反應的高(亢進)低(低下)。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寒熱論

中醫認為,病證的性質可分為寒與熱兩種類型。造成寒熱兩型的原因與體質和致病因素的不同有關。在病證的發展過程中,寒與熱可互相轉化,也可同時並見,如上熱下寒,上寒下熱,表寒裏熱,表熱裏寒,寒熱錯雜等情況。寒熱還可與虛實兼見,一般情況,實多兼熱,故實熱常並稱;虛多兼寒,故虛寒常並稱。但熱證中可有虛熱,實證中又有實寒。當病情發展到寒極或熱極的時候,也可出現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的假像。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表裏論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陰陽論

中醫認為,一切病證的發生和發展,都是陰陽失去相對平衡(陰陽失調)的結果,因此,病證的類型不外為陰與陽兩大類。陰陽是病證類型的總綱,它的實際內容就是表裏、寒熱、虛實。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陰陽五行相生相剋

陰陽是一抽象名詞,凡自然界事物均含有相對的兩方面。故一切事象如活動的、興奮的、明顯的、在外的、向上的、前進的、氣體的、無形的、機能的、熱的、光亮的、剛強的、積極的事物,均屬於陽性;相反的,若一切事物如沉靜的、抑制的、隱晦的、在內的、向下的、後退的、有形的、實質的、冷的、暗的、柔弱的、消極的事物,均屬於陰性。利用此事象的特性,就能研判其陰陽而加以應用。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中草藥的藥性

中醫用藥須知藥性,而研究開發中草藥藥方者,要知藥性。每種藥均有其藥性、藥味、藥材顏色、質的輕重等,此在中醫藥上均有所表,故學用中草藥於人體與動物體上,宜有所認知,以便能靈活運用。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肝、筋、爪、目、脅的關係

"肝主筋",在正常情況下,肝血充足,"淫氣於筋",可使全身筋肉得到濡養;如肝血不足,血不養筋時,則可出現手足痙攣、肢體麻木和伸縮欠靈活等毛病;肝風擾動時,病人還會有手足抖動、抽筋和頸硬及脊柱後彎等表現。中醫認為,"爪為筋之餘",即爪甲可反映出肝、筋的盛衰情況。如肝血盈盛、筋力強壯,則爪甲堅韌,顏色潤澤;反之,則爪甲變形,薄而易碎。肝與眼通過經脈而互相聯繫,眼得肝血的濡養,才能維持正常的視力,肝血不足時,會出現兩眼乾澀、視力模糊;肝火上犯時可見眼紅腫疼痛;肝陽上擾可見頭昏眼花等病狀。此外,肝的經脈循行於兩脅,故肝病時多有兩脅脹痛的證候。

轉載自奇摩網站草本王朝部落格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脈、面、舌等的關係

中醫早就有"心主身之血脈"的說法。心主血,血有營養作用,血在脈中運行,而心與血脈是密切聯繫的。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脾、肌肉、四肢、唇、口的關係

人的脾胃功能好,營養豐富,則肌肉壯實,四肢活動有力;如果脾功能減退,吸收營養少,就會肌肉瘦弱、四肢無力;如脾虛為水濕所困,則四肢沈重乏力,甚或浮腫。故中醫有"脾主身之肌肉"、"脾主四肢"的說法。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肺、皮、毛、鼻等的關係

前面已講到"肺主氣",肺氣宣發,可營養皮毛。皮膚和毛竅(包括汗腺)是人的體表組織,有的排泄汗液、調節體溫和抗病的作用,但這些作用都與肺氣密切相關。如肺氣虛衰,不能宣發和濡養皮毛,則病人多皮膚乾燥、毛髮枯槁。肺有呼吸的功能,而鼻則是肺氣呼出和吸入的門戶,故稱"鼻為肺之竅"。鼻既為呼吸的通道,又具嗅覺的功能。如肺氣調勻,呼吸通暢,則嗅覺可敏銳正常。這就是《靈樞‧脈度》所說的"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如因外感致肺氣不能很好宣發,則咳嗽、氣促與鼻塞流涕可同時出現。

轉載自奇摩網站草本王朝部落格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