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命拍打功功法

預備式:自然站立,雙腳平行分開,大約與內肩同寬,雙手自然垂放身體兩側,舌尖輕抵上顎,唇齒輕閉,眼睛輕閉,面帶微笑,全身放鬆,鬆、靜、自然。

第一式:九指神功開井穴(七巧手功法)
1.雙手互搓,雙手感覺發熱。
2.雙手輕拍掌,腳趾出力抓地。
3.雙手指頭彎曲,以指尖、掌根互相叩擊。
4.雙手掌心向上,如捧蓮花狀,用腕部大穴相互叩擊。
5.雙手掌心向下,虎口張開左右交叉、相互撞擊。
6.左右手四指張開交叉互相撞擊。
7.翻掌以雙手腕背戴手錶處上下叩擊。
8.雙手掌心向上,以小指側手刀互擊。
9.雙手翻過來,讓掌心向下,大拇指與食指成鴨嘴狀,其餘四指自然併攏,雙手合谷互相叩擊。

第二式:抖濁去瘀回春功
1.全身放鬆,以腰為重心,身體整體上下抖動。
2.抖動時注意全身放鬆,以自然節律,由慢而快、由快而慢,如此反覆。

第三式:扭腰轉臀沖任督
1.全身放鬆,接著,以腰為軸,左右扭轉,帶動全身肢體,雙手左右擺動。
2.擺動時交互以手掌拍擊小腹,後手背拍擊命門。
3.動作由小而漸大,身體順勢下蹲,上身保持正直,前手大魚際過肩拍擊對側風門、肺俞;後手仍然以手背拍擊命門穴 。

第四式:叩頭醒腦萬事通
1.全身放鬆,雙手掌心相對,五指彎曲,如捧球狀。
2.由前額向頭兩側相對叩擊,經前額、偏頭、耳上至後,如此來回反覆,前後加強。

第五式:開天鳴鼓耳鼻聰
1.五指自然伸直,手肘稍下沉,指尖朝上,雙掌相對拍擊臉部。
2.由前面部緩緩拍向兩側,經面頰、耳朵、過耳後。
3.雙掌過耳後,慢慢轉掌、抬肘,指尖相對,拍擊後頭枕骨,並順勢而下至肩部,如此來回反覆。

第六式:大椎關通全身鬆
1.單用左手,手掌彎曲,全掌拍打頸椎,同時右手掌下移貼放肚臍丹田處。
2.換手操作,右手全掌彎曲,單手拍打頸椎,同時左手掌下移貼放肚臍處。

第七式:脾膽貫穿去憂思
1.以右手魚際輕擊左肩井,同時左掌心仍然貼放肚臍丹田處。
2.換手,以左手魚際輕擊右肩井,右手掌心則貼放肚臍丹田處。

第八式:氣行血行心肺功
1.以左手掌根輕擊右肩下胸窩雲門、中府穴,右手掌心仍然貼放在肚臍丹田處。
2.換手,以右手掌根輕擊左肩下胸窩雲門、中府穴,左手掌心貼放在肚臍丹田處。

第九式:活絡氣血三陰功
1.左手平肩前伸,掌心向上,右手握空拳,由肩內向指尖輕捶,反覆數次。
2.換手,右手平肩前伸,掌心向上,左手握空拳,由肩內向指尖輕捶,反覆數次。

第十式:氣血運化三陽功
1.保持右手平肩前伸,翻掌心向下,左手握空拳,由右手掌背向肩頸部輕捶,反覆數次。
2.換手,左手平肩前伸,翻掌心向下,右握空拳,由左手掌背向肩頸部輕捶,反覆數次。

第十一式:前八卦轉小乾坤
雙手握空拳輕捶胸部,並且左右手環氣如太極,八卦正反運轉。

第十二式:大乾坤上下齊功
雙手握空拳,由胸部捶擊至下腹,然後雙手分左右上下在胸、腹部如太極、八卦運轉捶擊。

第十三式:腰腎命門先天功
1.雙手握空拳,以拳背輕捶雙腰處。
2.雙手左右移動交互捶擊命門。

第十四式:泌尿生殖薦尾功
1.上身前俯、弓腰、抬頭。
2.雙手拳背持續捶擊腰部,並擴及薦、尾部。

第十五式:足三陽強腿筋骨
1.維持第十四式上身前俯、弓腰,抬頭的姿勢,但是將雙手空拳放開,反掌、用掌心擊拍臀部。
2.然後順勢下蹲,順著大腿後、外側拍擊,至腳後跟、踝部,如此上下反覆數次。

第十六式:足三陰充盈骨髓
1.用掌拍擊,由腳踝內側開始,並順勢而上。
2.經膝、股內側至小腹,如此上下反覆數次。

第十七式:丹田神闕延壽功
1.身體自然站直,雙手握空拳,同時捶擊肚臍小腹處。
2.力道由小而漸重,由慢而漸快,如此加強反覆數次。

第十八式:再開八卦強心功
1.雙手握空拳由小腹往上捶擊。
2.經膈上胸,雙手並在胸部正反交互如太極、八卦運轉捶擊。

第十九式:陰陽如合乾坤轉
1.雙手握空拳,由上往下捶擊至小腹,再由下往上捶擊至胸部,如此反覆數次。
2.接著,雙手分開上下捶擊小腹及胸部,同時左右交互上下如太極、八卦之運轉。
3.收式:結束捶擊,同時用丹田發出””嘿嘿””兩聲。

第二十式:天人一氣長命功
1.輕搓雙手,嚥津一口。
2.雙手靜磁場感應:指尖朝上,掌心相對,距離約十公分,置放膻中前約十公分處,站約一~三分鐘。


結論:一、自行練習時,可將第九式與第十式合而為一,由手三陰(由肩內向指尖輕捶)轉手三陽(由手掌背向肩頸部輕捶)循環,如此達到””陰升陽降””氣血通暢之功效。

二、可將第十五式與第十六式合而為一,由足三陽(由臀部順著大腿後、外側拍擊至腳後跟、踝部)轉足三陰(由腳踝內側往上經膝、股內側至小腹)循環,如此達到””陽降陰升””陰陽平衡,且符合身體慢慢蹲下去慢慢拍擊,然後慢慢站起來,再蹲下去,站起來,這樣功效更佳。

三、第十八式係第十一式之重複加強,第十九式係第十二式之重複加強。

四、操練時要注意不要一下子太過用力,開始的動作一定要輕、要慢,然後漸漸加重、漸漸加快,又恢復慢慢放鬆、慢慢放鬆。如此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一次比一次加重,一次比一次加快,然後緩緩慢下來,力道也跟著減輕,如此反覆,每個地方都敲擊到,才不會因操練不當而產生不良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