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家說說:腳底板疼是啥病?

ap_20061205062709556.jpg 

一、人體手腳結構功能

人的腳後跟,是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的。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复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

人體的下肢與腳掌連接的部位稱為踝關節。它由7塊小骨頭相連接。這些骨頭總稱為跗骨。它與上肢的腕骨的結構和功能都很相似。腕關節把上肢連接到手掌,踝關節把下肢與腳掌連接住。

上下肢附有肌肉,在腕骨與跗骨的部位開始變成韌帶,通過管道,黏在手掌或腳掌的骨頭,使手掌與腳掌靈活運動。

病症發生,問題常常就出在這些管道裡,特別是在腕部,產生所謂腕 管綜合徵。若發生在腳板,其原理腕部相似。無論是腕骨管道或者跗骨管道,它都含有韌帶和神經。當這些神經在進入掌部的管道裡,由於受到壓迫,就產生症狀。 如掌部及指頭,特別是中指可能會有疼痛、麻木及肌肉衰弱。在腳跗骨就引起腳底板疼痛等。  

 

二、腳底板疼痛常見症狀    . 
    

(1)行走時感覺著地的前足底部有閃電樣疼痛;
(2)不活動、不行走時疼痛立即減輕或消失;  
(3)用手在足的兩側擠壓前足可引起疼痛。

 

三、腳底板疼的原因

  (1)骨刺。足跟痛,是由於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韌帶隨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現代醫學稱“跟骨骨膜炎”,又稱“跟骨骨刺”。
  (2)神經。神經進入掌部管道,由於受到壓迫,就產生症狀。管道之所以會變得狹窄,引起神經壓迫症狀,常常是與外傷、骨關節炎、內分泌失調等有關。尤其是在關節沒活動的情況下,如經歷過睡眠或沒活動一些時候,壓迫的現象增加。

  (3)發炎。多數腳後跟疼痛,是由韌帶發炎引起的。

  (4)鞋子。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 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 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常穿尖頭鞋、足部和蹠骨頭被外力擠壓或刺激,而發生的間質性神經炎或神經瘤,是造成前足底板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

  (5)體重。身體發胖,體重突然增加,後跟疼痛是有一定關係。一般說,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或長途行走、久病之後發生;

  (6)損傷。足部骨間肌虛弱,蹠骨頭橫韌帶,因長期過度牽伸而造成慢性損傷,也會引起足底板痛;

  (7)畸形。足骨發育畸形,蹠骨向內側偏斜,不能有效地負載體重,隨之由第二和第三蹠骨取代,從而損傷了蹠骨頭橫韌帶,同樣也可以引起前足底板痛。

 

四、哪類人易發生腳底板疼的多

人的腳和全身其他器官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生退行性變化。主要有(1)中老年人出現腳底板痛是比較多;(2)體弱的婦女和非體力勞動的男性多;(3)曾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多。

腳痛,便是退行性變化的一種表現。尤其是年老體弱的人,平時走路較少,腳底板的皮膚肌肉變軟,再加上皮下脂肪變薄,走路時地面挨著腳部的骨頭,更是硌得疼痛。下面五種要引起注意:

  (1)趾外翻

多見於中老年婦女,主要表現為行走或站立時,腳趾疼痛,拇趾端明顯向小趾傾斜,趾蹠關節腫脹,局部皮膚增厚,這種病有一定的遺傳因素。防治的方法是穿鬆緊合適的鞋,夜間睡覺時可用特製的小夾板固定拇趾,盡量使外翻的拇趾回到中立位,病情嚴重時需用手術治療。


  (2)蹠底痛

多見於身體虛弱久病臥床的老年人。有扁平足的老年人也常發生。引 起這種病的原因是身體過度虛弱或長期臥床,維持腳弓的韌帶逐漸鬆弛,致使無力維持腳弓的形狀,使腳部的蹠骨下陷,腳底板的肌肉出現疲勞。防治的方法是經常 將五趾併攏屈曲,以五趾尖和腳後跟著地走路堅持鍛煉下去使腳弓早日形成便可減輕。也可在鞋底的中間釘上一塊1厘米高、2厘米長、3厘米寬的硬橡皮墊。走路 時腳心卡在硬橡皮墊上,使身體的重量不完全落在蹠骨上,即可減輕蹠底痛。


  (3)腱膜炎

老年人的蹠腱膜彈性較差,功能降低,如果劇烈跑跳、長時間走路以及受到寒冷潮濕的刺激,容易發生炎症。防治的方法是老年人不要劇烈跑跳,多用熱水洗腳,平時盡量踮著腳尖走路,病情嚴重的請醫生用強地鬆龍配普魯卡因局部封閉。 
 

  (4)跟腱周圍炎

跟腱及其周圍的組織,因外傷、過度摩擦或長期勞損易發生無茵性炎症,尤其是穿著又小又硬的皮鞋,鞋後跟反复磨擦跟腱時,更容易發病。防治的方法是換上寬大的軟幫布鞋,少走路,多用熱水燙腳後跟,休息幾天便能治好。


  (5)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老年人的多發病。多數人因為腳後跟長骨刺,引起滑囊無菌性炎症造成的疼痛。長了骨刺並不一定開刀才能治好腳痛,只要防止骨刺周圍的滑囊發炎便能 防治腳痛。常用的方法是經常用熱水燙腳,少做劇烈的跑跳活動,也可用理療、針灸、按摩的方法治療。疼痛嚴重的,請醫生往腳後跟注射普魯卡因和強地鬆龍混懸 液,每週一次,一般三四次即可治好。
上述五種腳病,易引起腳痛,應積極到醫院檢查治療。

五、有否有醫治糾正的妙法

(1)骨刺。

多數與骨刺有關,拍跟骨片確診,西醫用局療封閉,口服消炎鎮痛藥物即可;

(2)懸空。

試在鞋底上釘一條橡皮橫條,置於腳底觸痛最明顯的稍後方,使壓痛點懸空;   

(3)抬高。

由足橫弓塌陷,所弓引起的足底痛,應穿或用抬高橫弓的鞋或鞋墊;

(4)訓練。

因肌肉軟弱、萎縮所致足底痛,要加強營養,適當休息,加強足部功能訓練,以促進足內在肌肌力的恢復。

(5)硬繭。

因長期壓迫出現足底硬繭的,硬繭不可輕易切除,以免切除胼胝,壓迫、瘢痕使疼痛更劇烈;

(6)合適。

對中老年足底板痛者,應維持前足的正確姿勢,避免蹠骨頭橫韌帶繼續慢性損傷,穿合適的硬底鞋;

(7)手術。

對長期治療無效的,可考慮手術。手術的目的不是醫治足底的雞眼和胼胝,而是治其病根。

(8)按摩。

腳底板按摩,是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法,適合老年人及體弱多病的。按摩,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供應更多的養料,使新陳代謝旺盛,力量增強,行動矯健有力。
按摩,最好在每晚熱洗腳後進行,坐在凳子或床邊上,將腳放在凳子、床邊或另一條腿上,按摩左腳底板時用右手,按摩右腳底板時用左手,直到局部發紅發熱時為止。

(9)保護。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腳部疼痛的困擾。在美國足病醫學會的羅納德博士說,該協會接到的患者諮詢熱線電話70%以上都和腳後跟有關。
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檯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

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六、中醫中藥療法:

治療原則: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經絡,祛寒以除濕,和血以止痛。

(1)外用方:

    吳茱萸10g、五味子10g;


    用法:

藥研細末,置患足鞋墊後跟處鋪平,上蓋兩層軟布,穿著行走,日換藥1次;


    療效:

    用藥5天見效,有效率達100% ;

(2)內服方:

熟地25g,牛膝9g、木瓜9g、杜仲9g、枸杞9g、歸尾9g,漢防己6g、炙甘草6g,肉桂3g;


    服法:

    水煎,日1劑,服2次;

(3)外洗方:

    皂角60g,人發16g ;

    用法:

藥用水煎,去渣取液,浸泡患處,日兩次,浸後用三棱針在患足後跟正中線,紅白肉際處扎2.6-3.3厘米深,捻轉留針30分鐘,日1次;


    療效:

內外兼治3-5天,有效率達100%。

http://ls1919.blog.sohu.com/9958995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