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暑發生時的應急措施 ~
 
1. 飲用經口補水劑(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即ORS) 或運動飲料等等。
但必須避免飲用大量冷的東西,因為可能會導致胃痙攣。
同時,因為運動飲料的鈉濃度較低,暑病脫水時飲用反而可能引起水中毒。
特別對於幼兒等需要特別注意,最佳選擇是幼兒經口補水劑。
 
2. 用噴霧水 (冷水或常溫水) 噴濕全身。
沒有噴霧的時候,可口裡含水然後噴出,禁止一口氣澆水,有可能會休克。
把冷的罐裝果汁或冰枕等等放在腋下,冷卻動脈集中的部分。
 
3. 協助病人在涼快的地方休息。
樹蔭、有冷氣的地方等等,如果可以,最好幫他鬆開衣服。
 
4. 儘快通知醫院。保持鎮定召喚救護車。大聲救助。
 
5. 即使沒出汗,體溫也不高,也有可能中暑。因為可能是因脫水而無法流汗。
 
6. 立即進行刮痧或揪痧。
在現場沒有湯匙等工具時,可用“揪”的手法在病人的背部或脖子上進行,
將病人帶至通風陰涼處,解開背部衣服,俯卧並露出背部,
救護人員用水蘸濕、然後鉤緊自己的一手食指與中指,
用這兩個手指在病人脊柱左右兩側盡可能揪起皮膚,夾緊後用力上提,
救護人員的手指突然離開病人的皮膚時會發出清脆的叭叭聲。
請注意提示病人,此時會有較劇烈的疼痛。
在沿脊柱左右兩側平行方向反覆揪痧大約十分鐘後,
病人背上會有兩條平行的紅色瘀血印,嚴重的甚至是發紫發黑。
顏色越深說明病人的情況越嚴重。
病人會發出大量的汗水,應即時飲用鹽水或其它電解質飲料。
注意當天不要用冷水洗澡。
 

~ 中醫祛暑名方 ~
 
1. 清暑益氣湯:
藥物組成:黃耆、人參、炒白朮、蒼朮、炒神麴、麩炒青皮、陳皮留白、炙甘草、
麥冬、五味子、酒炒當歸、澤瀉、升麻、葛根、薑、棗煎。
主治:長夏濕熱炎蒸,四肢困倦,精神減少,胸滿氣促,身熱心煩,口渴惡食,
自汗身重,肢體疼痛,小便赤濇,大便溏黃而脈虛者。
 
2. 人參白虎湯:
藥物組成:人參 三兩 、生石膏一斤、知母 六兩 、甘草 二兩 、粳米六合。
先煮石膏數十沸,再投藥米,米熟湯成溫服。
主治:太陽中暍,身熱汗出,足冷惡寒,脈微而渴。
 
3. 四味香薷飲:
藥物組成:香薷 一兩 、薑汁炒厚朴五錢、炒扁豆五錢、薑炒黃連三錢,冷服。
主治:一切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痛頭重,自汗肢倦,或煩渴,或吐瀉。

 

~ 中醫祛暑藥膳茶飲~
 
1. 天生白虎湯:
中醫稱「西瓜」為「天生白虎湯」,有清熱生津、解渴除煩之功,
適合面赤、身熱甚、鼻孔煽、口大渴、大汗出、脈大者,
直接食用或打汁飲用皆可,但一定要避免過冰、過量、過甜喔!
 
2. 雪梨漿:
大雪梨或大鴨梨一個,切薄片,用涼開水浸泡半日後,
以乾淨紗布絞汁,一次服完,每日數次,可治熱病煩渴等症,
適合天熱口渴時常常飲用。
 
3. 三仁湯:
綠豆、薏仁、杏仁、冰糖各適量,煎湯溫飲或涼飲,
適合身重疼痛、胸悶痰哽、口渴不飢、大便黏滯不爽者食用。
 
4. 生脈飲:
人參三錢、麥冬五錢、五味子一錢,煎茶飲用,
口渴甚者用太子參、心悸氣虛甚者用東洋參來代替人參,
適合表虛、汗大出、口渴甚、心悸、喘促者飲用。
 
5. 藿香正氣飲:
藿香三錢、紫蘇三錢、陳皮三錢、茯苓三錢、生甘草一錢,煎茶飲用,
適合夏月外傷暑氣、內傷生冷者,以及腸胃型感冒者飲用。
 
6. 蜂蜜鮮藕汁:
鮮蓮藕去皮洗淨後打汁,加入適量蜂蜜後飲用,
可止渴除煩、退熱消暑、療口瘡。
 
7. 醋拌熟蓮藕:
鮮蓮藕去皮洗淨後切薄片,熱水川燙約二分鐘,撈起過冰涼水,
加入適量白醋、醬油、鹽、糖後,拌勻食用,
可益胃止瀉、補心除煩、促進食慾。

 
 
 
 

~ 中暑的預防方法 ~
1. 少量不間斷地補給因基礎代謝汗出而流失的水分和鹽分,例如:飲用運動飲料。
2. 運動期間,盡可能攝取更多的水分,但不宜大口狂飲或過飲冰涼。
3. 飲食宜清淡,少量多餐,避免辛辣烤炸及生冷之品。
4. 保持充足睡眠,工作與休息間應取得適當平衡。
5. 降低體溫的方法:可常以清涼水噴淋頭面或擦浴身體四肢、
避免長時間在太陽下曝曬、出外必須做好防曬措施(如戴帽子、撐洋傘、薄長袖等等)。
6. 降低室溫的方法:確保室內空氣流通良好、適時開關電風扇或冷氣、地上灑水。
7. 盡量避免在中午11點至下2~3點時外出。
 
http://tw.myblog.yahoo.com/susan-footprint/article?mid=3190&prev=4823&next=3146&l=f&fid=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