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草藥的藥性

中醫用藥須知藥性,而研究開發中草藥藥方者,要知藥性。每種藥均有其藥性、藥味、藥材顏色、質的輕重等,此在中醫藥上均有所表,故學用中草藥於人體與動物體上,宜有所認知,以便能靈活運用。

凡藥材具有酸性者屬木入肝,酸性在藥理上能濇能收;若苦者屬火入心,苦味能瀉下能燥溼能堅實;若甘甜者屬土入脾,甘味能補虛能平和能緩寒;辛者屬金入肺,辛味能散發能潤燥能橫行;鹹者屬水入腎,鹹味能上升能使軟成堅實,淡味者能利通竅能滲泄,各味性所述中,前者為五味之義,後者屬五味之用。另藥材有各種顏色,凡青色者屬木入肝,赤紅色者屬火入心,黃色者屬土入脾,白色者屬金入肺,黑色者屬水入腎,此所謂五色之義。故學者可依其藥材顏色稍能略知其所屬經脈及臟器也。

學中草藥用藥又須知其氣與味,氣者為陽,味者為陰,凡具有寒熱溫涼者屬氣屬陽,凡具有酸苦甘辛鹹淡者屬味屬陰。氣厚者為純陽,氣薄者為陽中之陰,味厚者為純陰,味薄者為陰中之陽。在用藥上,氣薄者能發泄,氣厚者能發熱;味厚者則泄,味薄者能通。辛甘者能發散,故歸於陽;酸苦者能涌泄,故歸於陰。鹹味能涌泄,故歸於陰;淡味能滲泄,故歸於陽。藥性中具有輕清升浮者屬陽,因其有出上竅之功;具有重濁沉降者屬陰,因其有出下竅之功。上述清陽之藥發於肌表,濁陰之藥走入五臟,清陽之藥通實四肢,濁陰歸入六腑,此是藥性陰陽學說之大略意義。

二、中草藥藥性的運用

凡藥材質輕者能上行,故入心肺。藥材質重者能下達,故入肝腎。藥材質中空者益發於表,內實者益攻於裡。藥材材質是枝者可達四肢,藥材材質為皮者可達皮膚。藥材用其心、莖幹者,可內行入臟腑。藥材枯燥者歸入氣分,潤澤者歸入血分,故知藥材有此等上下內外不同功用,因各以其類似形象而相宜也。

(一)、凡藥材色青味酸氣燥者其性屬木,皆入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因肝與膽相表裡,膽為甲木(表),肝為乙木(裡)。

(二)、凡藥材色赤味苦氣焦者其性屬火,皆入手少陰心經、手少陽小腸經,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為丙火(表),心為丁火(裡)。

(三)、凡藥材色黃味甘氣香者性屬土,皆入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脾與胃相表裡,胃為戍土(表),脾為己土(裡)。

(四)、凡藥材色白味辛氣腥者其性屬金,皆入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因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為庚金(表),肺為辛金(裡)。

轉載自奇摩網站草本王朝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