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清水祖師廟與老街

080  

三峽祖師廟創建於清乾隆卅四(1769)年,在道光13(1833)年時因地震損毀而重建。到1895年時又慘遭日軍焚毀,四年後(1899)在地方士紳籌畫下二度重建。第三次則在台灣光復後,由藝術家李梅樹先生主導設計規劃,他主張祖師廟該成為一座融合中國歷史、文化和寺廟藝術的廟宇,同時因其本身的西畫素養,使祖師廟又加入了西洋美術的色彩裡供奉的是清水祖師。

 地址:台北縣三峽鎮秀川里長福街1號。

 自行開車
1.由台北走台3線省道,經板橋、土城至三峽即可。

2.由北二高三鶯交流道下,走110縣道,接中山路後直行,遇民權路右轉可抵。

三峽老街全長約二百公尺,人們所稱的三峽老街就是台灣北部紅磚街道維持最完整的民權老街,這條街道始建於 1916年,民權街原名三角湧街,是三峽早期的市集中心。建築的年代約是民國 5、6年左右,迄今有八十多年了,這樣大規模的老街在現在來說真是彌足珍貴了。

 地址:台北縣三峽鎮民權街南段。(清水祖師廟旁)

 *三峽老街介紹

民權街原名三角湧街,是三峽早期的市集中心。今天所見到兩旁的建築,是日治以後才重建的。          

據說,當年蓋老街所使用的磚塊都是遠渡日本過來的哩!在老街上你可見式的古老房樓,外觀雕刻精巧,整體規劃給人濃濃的古早味;只是現在老式建築,已所剩無幾。目前三峽老街所保存的部份,僅剩餘民權街的部份,是全台灣現存最完整的老街。

巴洛克式的建築矗立於街道上,走在百年歲月老街上,豐富你心靈及視覺。老街所給人溫柔及些許的哀愁,近年來,因都市計劃,再加上當地居民與政府相關單位,為拆與不拆,展開拉鋸戰,反至老街問題令人受囑目。



特色導覽

在老街上,隨性地走著,你可以發現到有許多的玩藝,盡在其中,若你能用心,隨處可見令人眼花撩亂的早期文物,種類繁多,可謂是咋舌稱奇。老街上還有早期的甘仔店,不妨到此來體會古早童玩及情趣古味。此外,你可以走到仁愛街上,欣賞與民權街不同建築,在此建築大都是屬英式古典式,及日式房舍,典雅風格給人優雅感覺,街道上散發的異國情調你可千萬不可錯過。

清水祖師廟

共歷經三度重建,初創於乾隆三十四年,因大地震毀壞,於清道光十三年重建;第二是因甲午戰爭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但三峽居民不願被統治,以廟為大本營,但最後因廟堂遭日軍燒毀,直到光緒廿五年再度重建。第三次重建於民國三十六年,從當地畫壇藝術家李梅樹,主其事,他將畢生歲月專門投入弘揚中華藝術,把中國傳統的建築雕刻之美,做一處最精采精典的呈現。故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美名。每一處雕工均是匠心獨運,精雕細琢,可謂是鬼斧神工。有許多自國外欣賞藝術人士,均把這裡當成藝術重鎮。廟宇本身匠心獨具,早已遠遠超越廟宇本身的宗教意義了。



特色導覽

每一細部都極盡雕琢之能事,華麗氣派。是集聚眾人智慧巧思與技術。每一細微部份都值得細細觀賞。其中最大特色,那就是柱子特多,是最引人注目的重點,若全部完工後,數量多達156根,目前已豎立有118根,可是居台灣全省廟宇最多者。其中以正殿3對是聞名遐邇的傑作,它使用的可都是本地的石材觀音石,與傳統廟柱造形不相同,因極變化,更顯它的豐富。石柱根根精心雕刻,可分為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及有對聯之圓柱。華麗繁複石雕、木雕和銅塑,可是祖師廟最大的特色,精巧雕刻來任替一般廟宇常石的彩繪,因之體而顯生動,且數量之眾多,可謂是石雕藝術的卓越表現。

參考資料 http://www.easytravel.com.tw/action/sanshia/index.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