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韌帶的知識

ap_F23_20101128120721299.jpg  ap_F23_20080605102551213.jpg  膝關節構造.jpg  膝關節側面圖.jpg  

韌帶是位於骨頭與骨頭交界處,最主要功能是穩定關節用,若是斷裂可想而知,關節無法好好的穩定,在活動時會感到鬆鬆的感覺,因為關節無法好好的穩定住,所以會造成一些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產生等



認識人體的膝蓋



膝關節是身體內最大的關節,是由大腿骨、脛骨、腓骨和賸骨(俗稱膝蓋骨)幾塊骨頭所組成,支撐著人體的重量、膝蓋的屈曲和伸直。在大腿骨和脛骨之間有半月軟骨,厚約3-9毫米,這個軟骨的功能,就是吸收了來自外力的衝擊,並使關節能圓滑的進行活動,相當於靠墊的功能。此外,尚有幾條韌帶,負責膝關節的穩定及運動。



以下是膝關節的複雜構造,然而本文章內容,將介紹大家對膝韌帶的進一步認識。



十字韌帶



位於大腿骨和脛骨間呈交叉狀,而得此名。十字韌帶厚且堅韌,根據它們依附在脛骨的部位,由〝
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所組成。此韌帶具有維持膝關節前後方向安定性之功能。



副韌帶



位於膝關節二側,各有一條副韌帶,分別稱為腓側(外側)副韌帶及脛側(內側)副韌帶。其功能為保持著膝關節橫向運動的安定,預防膝部的側面脫位。



造成膝部問題的誘因



是否有些人較易罹患膝部外傷與問題?



1.小孩若出現膝內翻及膝反屈,假使持續至青少年時期皆未加矯洽,則較易出現韌帶問題。



2.肥胖亦是膝關節的大敵,膝部負擔著人類大部的體重。以一般情況而言,走在平路上,膝要承擔的是體重之四倍壓力。而在下樓梯或走斜坡時,膝要負擔的是體重的七倍之重。故可說,肥胖是膝關節的大敵。



3.運動員,其超量的運動量,或是不當的運動方式,皆會造成膝部的損傷。





常見的膝關節韌帶疾患



1.內側副韌帶損傷



在膝蓋內側連結大腿骨和脛骨,並防止膝部之左右分離的重要負責者,即是內側副韌帶,除了有膝關節的橫向安定作用外,也有固定半月板並控制膝關節活動的功能。此韌帶,常在膝部外側受到加強的外力或過度扭轉時,極易受傷。例如:滑冰時,不經意的扭傷或打橄欖球、足球時,爭球被拉扯等狀況下,也容易使內側副
韌帶受傷。當內側副韌帶受傷時,膝的內側會腫痛,並且在內側副韌帶斷裂部分輕壓時,會感覺創痛,如果受傷嚴重時,膝部會缺乏安定感,並動搖不穩,有時亦會有積血現象。當副韌帶受傷時,可先將患部舉到比心臟高的部位,並以冷濕布輕敷患處,使腫脹減至最小程度,若是症狀輕微者,則可用彈繃等,將患部固定,先以冷濕布再改用溫濕布方法,作二至三週局部固定後,在患部不會痛的範圍內,作膝部伸屈及大腿四頭筋的肌力訓練工作。



若是韌帶完全斷裂的情況,則要接受專門醫師的手術,將斷裂的韌帶縫合。不管輕傷或重傷,事故後運動時,不要忘了加上護膝等裝備。



2.上端脛骨突起症



負責膝關節伸展的大腿四頭筋的未稍部分,膝蓋韌帶往脛骨的附著部發生病痛,即是此病症之症狀。通常是由於青蛙跳等過度的給予膝部壓力而產生的。其特徵,是骨的成長不及肌肉或肌腱的緣故,成長中的青少年所常發生的。



由於韌帶拉緊,而前方脛骨的上端脛骨突起,並看得見骨的隆起,用手壓的時候會隱隱作痛。和運動膝一樣是起因於跑步或跳躍的無節制,而o或X型腿的人,也被認為他們膝蓋承受著比正常人重的負擔,所以容易得到此病症。



用一隻手抵住牆壁,以支撐身體,另一隻手則抓住同腳,往後拉,將籍由屈曲的膝蓋節向後牽引的作用力量,使得大腿四頭筋能因而伸直的訓練,皆為預防此病症的良方。



3.跳躍膝



因為在慢跑或打排球、籃球等經常反覆跑步或跳躍時,所容易發生的,故叫做〝跳躍膝〞,其正式的名稱叫〝膝韌帶炎〞,由名稱可了解到,在跳躍後著地時,其所受來自地面的撞擊力,積聚於膝蓋下端,膝韌帶因而引起發炎或受傷,即稱為膝
韌帶發炎



初期的症狀,是於跑步之後,膝蓋骨下端會感覺痛,嚴重時運動中也會痛,到最後不只是運動無法進行,就連走路都覺得困難。再加上膝蓋骨下端,會有〝嘰哩嘰哩〞的聲音,或出現僵硬現象。當症狀一出現時,最好停止跳躍或跑步等,用到膝蓋的運動,並完全休息靜養,休養的同時,直接用冰塊冰敷,使患部冷卻或塗消炎止痛劑,且一邊作按摩。然後用熱毛巾或溫濕布等進行熱敷,如果還無法收效時,就要考慮動手術了。



一般的預防方法,是在運動前作大腿四頭筋的強化運動,使膝部確實地〝暖和〞起來。



4.前十字韌帶



在大腿骨和脛骨間呈十字形狀態連結兩骨的兩條韌帶之一,從脛骨前面連到大腿骨後面的韌帶,稱之為〝前十字帶帶〞和膝原有彎曲呈反方向的固定作用,使膝關節得以伸直且成安定狀態。



此韌帶常是在作體操著地時或打籃球、排球等激烈的跳躍動作時,膝蓋發生〝嘰哩〞的韌帶斷裂聲後,就會覺得膝關節好像脫離分散了一般,這時,膝部會出現少許出血而呈瘀血腫脹現象,是此韌帶受傷時的特徵。



在韌帶斷裂一個月後,腫痛均消除了,看起來彷彿是治癒了,但卻往往由於同一種動作而再度受傷,而如果反覆這樣的傷害,則前十字韌帶的損傷,就會變成慢性化,慢慢地膝關節就會動搖而無力。軟骨會受傷,且膝關節的水分會逐漸滲完,而最後導致影響日常生活的障礙。所以,當一有症狀發生時,就要一次完全治癒,而不要讓它變成慢性化,這是最重要的。





大腿四頭筋的直線運動和強化練習



在前面我們一直提到大腿四頭筋的強化運動,現在,我們就來仔細研究一番。



和膝關節痛的產生最有關係的是大腿四頭筋(即大腿前面的肌肉),強化大腿四頭肌的第一步驟,便是步行的訓練。若在激烈使用膝部運動的時候,能作好以下所說的訓練肌肉的準備運動的話,對於膝關節痛的預防是很重要,且效果很大的。



首先,是大腿四頭筋的直線運動,將膝關節屈曲,以一隻手抓住足部,慢慢地向背部伸展,同時,大腿四頭筋也會跟著伸直,另一隻手扶著牆壁支撐身體,較有安全感之情況下,也較能使訓練收到效果,一次大約支持30秒,如此二腳交互地作四、五次。



其次,則是大腿四頭筋的強化訓練,將膝伸直而腰接觸於地面上,以兩手置於身體後,並接觸地面,以支撐身體。在伸直的膝下放著浴巾等折疊成的東西,並使腳不碰到地面,將腳伸直,並好像用膝的力量壓這些毛巾般,維持約十秒後,再換另一腳。大約兩隻腳如此地交互做了十次之後,可在勝任得了的範圍內,稍微增加次數。若經過多天的訓練後,亦可在足踝上加些重量以加強訓練,然而這些可依個人的狀況而定。最初只是放著捲毛巾等的重量即可,而到後來更可增加足踝上的負擔,肌肉的強化也可因而更順利。



此外,同樣將腳伸直坐著,將伸直的足部,以大腿的力量再將腳尖前壓,使得腿伸得更直的訓練也有,這時膝蓋骨周圍的筋肉,似乎呈緊縮的狀態,而使得足部能不著於地面並且伸直,約用力五秒,用力後即可放鬆,如此重覆左右各五、六次,一天約進行五回合,等到這種訓練進行到某一種程度後,在足踝上一樣加些小東西,以加強訓練,而達到更完全的運動。

以上文章參考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40908529
轉述醫學理論:人體氣血通則不痛,反之不通則痛,萬病都因氣血不能宣通所造成,中醫,西醫都有其優缺點就看網友自己的主觀認知。依據醫學理論血液如因疲勞超過兩天如無法回流至心臟就無法透過腎臟過濾排毒,血液中就會產生毒素,這也就是台灣有這麼多人洗腎的原因,沒有新的血紅素就無法養筋,續骨,最後導至人體所有的病變,以上文章論述只供網友參考交流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