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不能說的秘密?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報導】

2007.09.23

 

役男阿忠(化名)有一天上廁所時突然昏倒,由於他身強體健,沒聽說過有什麼病史,加上剛操練完,一度還被誤以為是心肌梗塞,直到緊急送醫,醫師發現,阿忠血色素偏低、貧血。原來是阿忠怕同袍笑,就算解便後馬桶一片血紅,還是隱忍著痔瘡不就醫,不知捐了多少鮮血給馬桶。

攝影師小梁(化名),每天最享受的就是蹲馬桶看書的時光。由於工作需要,小梁常須蹲著身拍攝,情況不嚴重時,跑出肛門口的痔瘡還會自己縮回肛門裡,日積月累,痔瘡不只愈變愈大,長時間蹲姿後,小梁第一件事就是衝進廁所,把痔瘡塞回去。

俗云「十男九痔」,說明了痔瘡的普遍性,但書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弘說,長痔瘡可是不分男女的,而且可說是「人人都有」,「從解剖學角度來看,每個人在肛門附近小動脈、靜脈相連處,都有個小小凸起軟組織,就是俗話的肛門肉墊或靜脈瘤,也就是所謂的痔瘡」。

值得注意的是,像孕婦、洗腎患者,以及老人家、肝功能不好的人,因為血液循環較差,較容易出現痔瘡。

講起痔瘡,總希望除之而後快。「這塊肛門肉墊也不是毫無功能的多餘物,它有緩衝排便的功能,排便起來不會覺那麼痛,也不致大便失禁。」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但當這塊肛門肉墊會掉出肛門口外(即痔瘡第2級),最好就要就醫。

糠榮誠無奈地說,小痔瘡處理起來很容易,橡皮圈綁一綁就好了,偏偏病人們都以為,痔瘡變大以後才需要就醫,根本是大錯特錯。更別提有些病患仍視痔瘡為難以啟齒的隱疾,醫師透露,有些病患來就診時,痔瘡大得有如鴿子蛋,還有患者痔瘡沿肛門口整整繞完360度,肛門口腫得就像一朵花兒,還「內痔、外痔交相逼(混合痔)」,也有患者的肛門口皮膚幾乎都快爛掉了。

100個有痔瘡的人裡,只有45個會出現出血、疼痛等痔瘡相關症狀。」徐弘說,有時痔瘡雖大,甚至脫垂出肛門口外,推也推不回去(即痔瘡第4級),患者也不見得會覺疼痛。

徐弘提醒,會痛到坐立難安、無法走路,通常是因為血塊卡在痔瘡的血管內,即血栓性發作,外痔較常發生這種情況。

2007/09/23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