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療法

ap_F23_20091006012321668.jpg 

 

中醫按摩的特點

中醫推拿按摩經濟簡便,因為它不需要特殊醫療設備,也不受時間地點氣候條件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實行;且平穩可靠,易學易用,無任何副作用。正由於這些優點,按摩成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養生健身措施。對正常人來說,能增強人體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對病人來說,既可使局部症狀消退,又可加速恢復患部的功能,從而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按摩的作用 

疏通經絡

黃帝內經》裏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裏,推脾經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迴圈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能的新陳代謝水準有所提高。

調和氣血  明代養生家羅洪在《萬壽仙書》裏說:“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這裏的運旋榮衛,就是調和氣血之意。因為按摩就是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穴位,施術於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 節全身,藉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迴圈,使血液粘滯性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擔,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如小兒痢疾,經推拿時症狀減輕或消失;小兒肺部有幹濕性羅音時,按揉小橫紋。掌心橫紋有效。有人曾在同齡組兒童中並列對照組進行保健推拿,經推拿的兒童組,發病率下降,身高、體重、食欲等皆高於對照組。以上臨床實踐及其他動物實驗皆證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熱、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也正是由於按摩能夠疏通經絡。使氣血周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所以按摩後可感到肌肉放鬆、關節靈活,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對保證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 

中醫推拿療法理論

是中醫外治療法的一種,以中醫理論,特別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指導的。經絡是人體內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氣血運行的通路。它們在人體內彼此緊密相連,縱橫交錯,內通五臟六腑、外絡肢體皮毛,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起著行氣血、通陰陽、養臟腑、利關節的作用。人體體表通過經絡、穴位與內臟之間存在著有機的內在聯繫。如果氣血循經順利運行,那麼人自然身體健康,如果氣血運行受阻,人就產生疾病。推拿按摩療法就是能夠使經絡暢通陰陽平衡,從而使人保持一個健康狀態。內臟有病也可以通過經絡反映到體表,對體表經絡、穴位進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過經絡將治療疾病的“資訊”傳達給有病的臟腑,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古代稱推拿為按摩,起源非常早,在還沒有中藥湯劑給人治病的時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給人治病,在《內經》中有推拿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就曾用推拿治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隋代的《諸病源候論》,孫思邈的《千金要術》都有推拿的記載,推拿按摩技術發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一套比較系統的保健治病手法。推拿是在人體經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來防止疾病和保健強身的方法,也稱按摩。推拿治療總原則是著“補虛、瀉實”,通過補或瀉使失衡的機體重新趨向平衡。推拿療法是一門普遍適用于老年、青年、兒童、婦女的治療方式,副作用少應用範圍廣泛,但要達到因人因病施治,對推拿大夫的要求也很高。 

推拿按摩療法,是在人體體表上運用各種手法以及作某些特定的肢體活動來防治疾病的中醫外治法,具有疏通經絡,滑利關節,調整臟腑氣血功能和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中醫按摩的注意事項

身心放鬆

  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鬆。

取穴準確

  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

用力恰當

  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

循序漸進

  推拿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

持之以恆

  無論用按摩來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 一兩 天就有效的,常須積以時日,才逐漸顯出效果來,所以應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項外,還要掌握推拿保健的時間,每次以20分鐘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臨睡前。為了加強療效,防止皮膚破損,在施推拿術時可選用一定的藥物作潤滑劑,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膚破損、潰瘍、骨折、結核、腫瘤、出血等,禁止在此處作推拿保健。作自我推拿時,最好只穿背心短褲,操作時手法儘量直接接觸皮膚。推拿後有出汗現象時,應注意避風,以免感冒。此外,在過饑、過飽、酗酒或過度疲勞時,也不要作保健推拿。 

按摩的手法很多,歸納主要有以下幾種:

1、摩法:用手的掌部和指腹在患部慢慢作往返直線撫摸,作用部位較淺,動作應輕巧靈活。

2、按法:用掌心或掌根或雙手重疊在一起有節奏地一起一落按壓患部適當部位,注意用力要均勻適當

3、拿法: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適用於肌肉豐滿出或肩、肘關節部位

4、擦法:用手掌、大小魚際、掌根、或小指腹在皮膚上摩擦。操作使用上臂帶動手掌,力量大而均勻 ,動作要連貫,是局部皮膚有灼熱感。

5、揉法:用拇指和四指呈相對方向揉動,手指不能離開皮膚,是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

6、搓法:兩手掌相對置於患部,用力作上下和前後的搓動,動作宜協調輕快,雙手用力要均勻、連貫

7、滾法:用手背掌指關節突出部或以小魚際、小指掌指關節的上方在皮膚上滾動,操作時用力要均勻

8、撚法:用拇指和食指羅紋面捏住患側的手指等小關節部位對稱性反復交替的揉動。操作時動作宜加 速、靈活,防止或糾正指、趾攣縮及畸形。

9、拍打法 :用虛掌拍打患側肢體肌軀體部,用力輕巧而又反彈感,動作要有節律。起到解痙作用。

10、屈伸 :一手握住患者肢體遠端,另一手固定其關節部,順著關節緩慢地作屈伸活動。屈伸幅度

 應根據病情而定,先小後大,逐步恢復到正常活動度。

11、抖法 :用手握住患肢的遠端,輕輕抖動,患者應放鬆肌肉。抖動時應連續不斷,不可間斷用力 

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按摩手法是指用手或肢體其他部位按照各種特定技巧的動作作用于患者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操作的方法。手法要求持久、有力、柔和、自然,並有一定深透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推拿按摩是一種古老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此療法就被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中,民間醫師扁鵲運用按摩、針灸成功搶救了屍厥病人;《黃帝內經》中記載了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療痹症、痿證、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常用手法有:推、拿、按、摩、揉、捏、彈、撥、點、搖、滾、拍、擊、拔伸、牽引、復位等。臨床根據不同病人的體質、病症、部位及目的等採取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推拿按摩法主要具有疏筋通絡,理筋整複,行氣活血,祛瘀等作用,通過刺激的強弱,作用時間的長短,頻率的快慢以及手法方向的變化等各種不同性質和量的刺激,對具體臟腑起到治療作用。推拿按摩治療八法:1.溫:使用擺動、摩擦、擠壓等手法,用較緩慢而柔和的節律性操作在固定穴位或部位上使能量深入分肉或臟腑組織,以達到溫熱祛寒的目的,適用於虛寒症。2.補:運用推法、摩法、揉法等重點在腹部的中脘、天樞、氣海、關元穴上,再用按法、摩法、推法、點法作用於背部膀胱經和華佗夾脊穴上,以補氣血津液之不足,臟腑機能之衰弱,重點補後天之本脾胃和先天之本腰腎。3.通:運用推、拿、搓、等法作用於四肢疏通經絡,拿肩井通氣機,行氣血,點按背部腧穴通暢臟腑氣血,以達到祛除病邪壅滯的作用。4.瀉:運用按揉法、推法、彈撥法等作用於腹部,一般用於下焦實證。由於結滯實熱引起的下腹脹滿或脹痛,食積火盛,二便不通等皆可用本法,本法之長在於無藥物之俊猛,且無毒副作用。5.汗:用先輕後重的手法加強刺激,步步深入,使全身汗出,使病邪從表解,達到祛風散寒的目的,適用於風熱外感和風寒外感。6.和:運用滾、按、揉、搓、等手法作用於四肢和背部,達到氣血調和,表裏疏通,陰陽平衡的目的,恢復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用於病在半表半裏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況,可調脈氣,和經血,氣血不和經絡不暢引起的肝胃氣痛,月經不調,脾胃不和,周身脹痛等症。7.散:主要作用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使結聚疏通,不論有形或無形的積滯都可以使用,對臟腑之結聚、氣血之瘀滯、痰食之積滯應用散法可使氣血疏通、結聚消散。8.清:運用剛中有柔的手法在所取穴位、部位上進行操作,達到清熱除煩的目的。

河北郭氏按摩職業培訓學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