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介紹常見的的拉傷及扭傷處理方法:

ap_20070116051720257.jpg 

  1. 休息就是最好的治療。立刻停止受傷部位的運動,避免再度刺激傷害。
  2. 切勿推拿,尤其在受傷關節或軟組織處,因為已受傷發炎腫脹。可能加重組織損傷之程度,造成所謂的「二度傷害」。
  3. 受傷的前三至四天採用冰敷,冷數。盡量使用冰袋或濕冷毛巾冷敷,以減輕瘀血腫脹程度,也可減輕疼痛,方法為冰敷二十分鐘休息十分鐘。切勿以冰塊直接冰敷,造成凍傷。

    輕度扭傷後第三至四天採用熱敷法,熱敷可以改善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把損壞的組織更新。若能持續一段期間,效果更好。每次熱敷時間約三十分鐘,一日數次皆可。
  4. 穩定並支持受傷部位可用護具或紙板協助,並抬高患肢幫助血液回流。
  5. 可用彈性繃帶包紮。但需注意勿太緊,若肢體末端出現紫色或麻木感,表示包紮太緊須放鬆些。
  6. 一般說來,扭傷若超過兩個星期仍未好轉,請至醫院,請醫師再次檢查,因為韌帶重度傷害會造成斷裂,是需要開刀加以縫合的。
  7. 若有傷口應注意細菌感染,應先找乾淨的水如開水或消毒藥水清(噴)洗傷口,並加以抗生素藥膏敷傷口,用清潔無菌的紗布覆蓋其上,以利揉入傷口的髒東西順利排出體外。
  8. 嚴重時儘速送醫。受傷部位若有快速腫脹現象,或肢體明顯變形,可能就有骨折發生,因骨折會併發大量內出血、韌帶肌腱之移位。請先簡易固定後急速送醫。

  中醫治療運動傷害,也是稟持著『急性冰敷、慢性熱敷』的治療原則,配合針灸、推拿等各種手法,不論新舊、輕重之運動傷害,均可達到痊癒的效果。徹底的治療,更可以預防演變成為慢性久傷病灶,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或所謂的「氣象台」 。

  依傷害發生時間的久暫,可以將運動傷害區分為三期,治療方式並不相同,但原則上是「有熱痛時用冰敷,會痠痛時用熱敷。」

一、急性期(0~3天以內)

症狀:局部紅腫熱痛,瘀血腫脹。
處置:冰敷20~40分鐘,外敷青草藥膏後,以彈性繃帶固定之,每日冰敷換藥各2~3次;若有傷口處不可用青草膏,應徹底清洗(噴洗)傷口,敷上抗菌之藥膏並蓋上紗布,每日換一次。內服藥以活血化瘀之『正骨紫金丹』為主。
禁忌:任意推拿、按揉患部,往往導致症狀加重,並不可喝酒。

二、亞急性期(3~6天之間)

症狀:內出血已停止,局部腫脹疼痛。
處置:依狀況可能以冰敷、熱敷或不做處置,可施以針灸或推拿手法,但手法要輕柔,不可過度推拿,因仍有發炎腫脹未盡消。外敷青草膏後予以以彈性繃帶固定之。在此前兩時期之間尚不宜作拔罐治療。內服藥仍以活血化瘀之『正骨紫金丹』為主。
禁忌:禁服冰品、酒類。

三、慢性期(第5~7日以後)

症狀:局部腫脹漸漸消退,疼痛漸減但仍然有痠痛,尤其直接受傷部位更為明顯,遷延不癒。
處置:每日二次,以中藥藥洗熱敷20~30分鐘,並可施以針灸或推拿理筋手法,若久不癒可配合拔火罐治療。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外敷青草膏後予以以彈性繃帶固定之。內服藥以舒筋活絡之『舒經活血湯』為主。
禁忌:禁服冰品、冷飲。

  急性期與慢性期之分野可能依受傷程度的不同、與受傷後護理照顧的好壞有所影響,以致每一病例在急性、亞急性、慢性期轉變時程不同,但可依照實際受傷部位有無發熱與腫脹來判斷。至於極嚴重的扭、挫傷,尚可能傷及骨頭,必要時得以借助x光幫忙臨床鑒別診斷,以確保診斷無誤。為了避免運動傷害,除了養成規律運動的頻率外(每週至少三次,每次二十分鐘以上),尚須了解所要從事運動的特性,並事先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在每次運動前均須充分地熱身,才能防患事先於未然。

附註:

  • 藥洗處方:艾葉5錢、紅花1錢、當歸尾2錢、川芎2錢、海桐皮2錢一同放入水中熬煮,水量不拘,趁熱時用毛巾或取蒸氣薰蒸患部。
  • 青草膏處方:如意金黃散(天南星2錢半、甘草2錢半、陳皮2半錢、厚朴2錢半、蒼朮5錢、大黃1兩5錢、白芷1兩5錢、黃柏1兩5錢、薑黃1兩5錢、天花2兩1錢)共研成粉末備用,使用前加酒、蜂蜜調成黏稠軟膏狀,用薄棉布或厚紙塗抹藥膏厚度約0.3公分左右貼於患部,每隔6─10小時換一次,消腫、消炎效果良好。

 

參考資料 http://health.healthonline.com.tw/article/p4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