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痛
  ap_20070622032553832.jpg                                                       一、摘要:
    成長痛是種無菌性的發炎,常發生在2至16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現是午後或半夜下肢,尤其膝蓋附近劇烈疼痛,可藉由熱療、按摩、口服藥物緩解其症狀, 但與患者有無明顯長高沒有確切證據,所以其命名是有爭議的,但可就預防醫學的角度給予適度的護理,減輕患者的不適,家長也能得到較好的生活品質。
 
二、前言:                        
    大環境的改變,養兒育女對現代人而言無非是一種既愛又無奈的考驗,以致人口成長率一直往下修正,小孩出生的少,被呵護疼惜就相對的變多,所以小孩的一颦一 笑便牽動家長的生活動向與重心,有些小孩睡到半夜莫名奇妙因下肢疼痛而無法入睡,嚎啕大哭,做過各種檢查卻始終找不出原因,家長、醫生都束手無策,最後就 把它歸於「成長痛」或「生長痛」,所以有前輩戲稱它為「診斷的垃圾桶」。
 
三、症狀與診斷:
    成長痛或稱生長痛,這個名詞在約一百五十年前被西方醫界開始使用,是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身體產生不明的疼痛,常在下午或夜裡發生,又以下肢明顯,晨起 時有跛行現象,經各種徒手理學及X光檢查,甚至血液分析、實驗診斷檢測,如無法明確鑑別的症狀,最後都會以它命名,屬傳統醫學「痺痛」、「歷節」、「風 痺」、「小兒夜啼」的範疇。
   成長痛是膝關節附近的肌筋膜張力過大產生無菌性的發炎,發病時患者疼痛難忍,甚至哭鬧,但不會發燒,局部也不紅腫或溫度上升,長久以來被解釋為兒童骨骼成長較快時,肌肉與韌帶的增長速度趕 不上而相對較短,故緊繃疼痛;也有人認為是白天遊戲、運動過量,肌肉疲勞所產生過多乳酸堆積來不及代謝,以致關節附近發炎,發生僵硬疼痛的現象,其實跟長 高與否並沒有確切關係。
    根據臨床觀察,以患者與同齡的小朋友做比較,其全身肌肉顯得較為僵硬,軀幹柔軟度較差,且疼痛多固定發生於同側,只有少數兩側同時或交替發生,以膝關節附 近疼痛最常見,依次為髖及踝關節,也會發生在腰薦與腸薦關節,中醫骨傷科的觀念認為,係全身骨架結構偏斜錯位,尤其下肢及骨盤附近最容易產生,再加上白天 活動過度,肌肉代償性的收縮,到了半夜本身體溫和周遭環境溫度降低,於是造成關節附近痛覺神經受到刺激產生疼痛。
    醫師應提醒家長除了把發生的部位、時間、長度、頻率、消失原因及當天活動情形詳細紀錄供醫師參考外,可做簡單觸診檢測,讓小朋友採坐姿或俯臥,從背後以雙 手指腹輕輕按觸兩側臀部、大腿、膝蓋、小腿、腳踝附近的皮膚及肌肉張力是否對稱,甚至會發現條索狀的肌束,痛處同側上下之肌肉特別緊張僵硬,再以望診觀察 是否脊椎側彎或股溝歪斜及肌肉皮膚上的起伏、色澤、斑紋等現象,經常疼痛的部位與健側外形上是否對稱,如此就不難發現蹊蹺。
 
四、預防與治療:
     成長痛並沒有特殊預防的方法及迫切性,一般都是小朋友發作過幾次後家長才會尋求就醫的管道,但首先必須釐清並排除是扭挫傷、腫瘤、僵直性脊椎炎、風濕性或 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症狀相似且可能發生的疾病,確定非上述疾病後才可以成長痛來處理。
    如經診斷為成長痛的患者,每週二至三次,請家長在其腰際、臀部、大小腿肌肉較豐厚的部位熱敷、按摩,發現小孩白天活動量較多時,睡前更應加強護理,能大幅 降低其發作的機會;並囑其運動前後應做充分的暖身及伸展操,平時少吃冰品、冷飲、瓜果類及寒性食物。
   醫師於正確的診斷後,可利用傷科基本手法,先將腰際、臀部、大小腿等處肌肉撥鬆,再把錯縫的筋骨理順歸位,再採辨證論治原則依患者體質給與疏經活血湯、當 歸拈痛湯或葛根湯加木瓜、懷牛膝等隨證增減,大都能得到相當好的效果。
 
五、體會:

    成長痛雖不是什麼難症或重症,但卻是現代醫學的及一些中醫同道的盲點,患者與家屬更摸不著頭緒,只靠內服藥及針灸往往耗日費時,無法 立竿見影,患者及家屬容易失去信心,提供個人體驗與大家分享,希望同道臨床上能得心應手,造福患者,也讓自己的業績蒸蒸日上。陳朝龍

http://www.uncma.com.tw/~htcma/2c/journal2/P11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