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生之道

傳統的中國醫學是一項完美的醫學,包括身心的整體健康。在沒有西學之前,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來就是靠它來全性命延壽考,它教我們「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故能形與神俱,皆能度百歲而動作不衰」(《黃帝內經》),它帶給炎黃子孫健全的身心,進而成就無上智慧,發展出璀燦的中華文化。

心與身的關係至為密切,也就是說情緒與生理是互相影響的,身上的病痛肇因於七情六慾,尤其是現代的人,體會應該更加深刻。讓我們先來看看情緒如何影響健康。古書上說:「人身小天地。」為什麼這樣說呢?人身裡有心、肝、脾、肺、腎五臟,天地裡有火、木、土、金、水五種元素(又稱五行、五運)及風、寒、暑、燥、濕、火六種天氣,人身裡的五臟和天地之間的五運、六氣是相應合的。這裡有個簡單的表,將五臟與五運、六氣及情緒(五志)作一個對照:

六氣 五運 五臟 五志  
木化為酸──酸入肝──酸傷筋
水化為鹹──鹹入腎──鹹傷血
火化為苦──苦入心──苦傷氣
金化為辛──辛入肺──辛傷皮包
土化為甘──甘入脾──甘傷脾(胃口)
火(相火)

《內經》上說:「五志傷五臟。」也就是說:

怒傷肝──肝火旺盛容易發怒,但不把脾氣發出來,悶在心裡不但會傷肝,也會引起乳腺的不調,所以哺乳的母親餵奶時要心平氣和,正在發怒時千萬不要授乳。時常壓抑憤怒的情緒也是乳癌的原因之一。

喜傷心──過份興奮或不能表達突來的喜悅,都對心經有不良的影響,確實有心臟病患在狂喜的情況下發病的。

思傷脾──相思和思慮過多都傷脾,所以想念一個人或心事重重都會讓人吃不下飯。戲曲裡古時候的千金小姐自從在後花園會了窮書生之後便茶不思飯不想,就是這樣來的。

憂傷肺──悲憂的情緒會傷及肺。《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年紀輕輕的就經常咳血,可見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多麼重要。

恐傷腎──恐懼的情緒會傷腎,同樣的,腎虛的人常有無名的恐懼感,對很多事情都怕,變得沒志氣。

以上談的是五志,另外還有五味──酸、苦、甘、辛、鹹;五色──青、赤、黃、白、黑;五音──宮、商、角、徵、羽;也都與五臟相應合的。

先說五味。大家都知道萬物皆有氣味,不論酸、甜、苦、辣,氣厚、氣薄,都有一定的入藥法則,中醫就是利用草、木、金、石各具有的偏盛氣味來治病:

中國人凡事講求的是中庸之道,不偏不頗才能致中和。平常飲食要依循這個法則,不要偏食不要太著重某一口味,用藥也是一樣。

苦入心,所以心火大用苦藥,如黃連等,讓它入心經消心火,人就清爽了,也不會口苦舌燥;甘傷脾,甜的東西吃太多,難免胃口不開,尤其是白糖精製的糕點最好不要吃;辛入肺,辛傷皮毛,口味重辣的,大都皮膚無光澤,是養顏的大忌,鵝掌風、咳嗽者也都應該禁吃辛辣、酸入肝而肝主筋,所以過酸會傷筋,令人小便癃閉;高血壓的病患為何要小心鹽份的攝取?因為鹹傷血,鹹入腎,而腎是調節血壓的重要器官。

由此可知,中國醫學不但教我們平常如何養生(節制情緒,不傷五志),如何預防疾病(合宜的飲食之道),一旦有病了,就用天然的藥草來療疾,效果好又沒有副作用,實在是一種既科學又自然,又適合人體的完美醫學,希望大家能以知性的眼光重新評估這種高水準的醫學原理。

五色是火色赤、木色青、土色黃、金色白、水色黑。如果一個人的臉色出奇的紅,百分之八十心臟有毛病或血壓過高;臉色發青,尤其是眼四周發青,肝有問題;臉發白者,肺功能不好;脾有毛病者,人會發黃,脾臟癌的患者,不但全身,甚至眼白都會發黃;如果臉色黑而無光澤,腎有病,很多洗腎的病人都是這種臉色。中醫用五色來推算五臟的病變,作為望診的基礎,五色也可以應用在飲食上,肺功能不足的人,應多攝取白色的東西來補肺,像白木耳、杏仁、蓮子等;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棗、海帶、髮菜等則有補腎的功用;小麥草汁屬青色,入肝解毒。

古代的音律分為角、徵、宮、商、羽五音,合於木、火、土、金、水五行氣,應於肝、心、脾、肺、腎五臟,各有其特色。

有幾則關於五音的傳說是從先師曹允貞醫師那兒聽來的。戰國時代荊軻要去秦國行刺秦王,臨行時,燕國的太子丹在易水邊為他踐行,高漸離擊筑,斯時北風呼號、易水奔流,壯士們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聞者泣下,原來高漸離之筑,曲調是變徵之聲,也就是徵聲低半音,徵聲屬火應於心,低半音則為心氣不足之聲,故善悲,生離死別之際再和以變徵之調,難怪鐵打的漢子也悲從中來涕泗縱橫;至於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衣錦還鄉,則慷慨激昂意興飛揚,斯時所頌的《大風之歌》,一定是採用宮聲,因為宮聲屬土,主生長興旺;而平劇的青衣、小生及現代的西洋古典藝術歌曲等則屬於羽聲,羽聲屬水應於腎,《傷寒論》說少陰(腎)傷寒但「欲寐」,所以羽聲入耳令人昏昏欲睡。

簡單地介紹了五臟與五志、五味、五色和五音之間如何應合,粗淺地認識了情緒、飲食、用藥、音聲和五臟的關係。可是,別忘了,中國醫學之所以能出神入化的治好病,是因為除了治臟腑這些形器之外,還求之於一個確實存在但又很難解釋的東西──氣,氣是無所不在的,然而用肉眼檢驗、解剖都看不出。幾千年來中國人不執著在有的相上,也在無形的氣上下功夫,深信除了臟腑之外,另有一循環無端的氣圍繞著。因此,如果否定了氣的存在,就治不好病,中國醫學也就無法成立。

是以心有心氣,肺有肺氣,肝有肝氣等等,可見中國古人智慧之高,不是現代的解剖刀、掃瞄器比得上的。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脾和則口能知五穀;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是以,原則上耳鳴者治腎,失聲瘖啞者補心氣,色盲者調肝,至於現代人所苦的過敏,則求之於肺。

五行氣之間,尚有相生相剋存在。如木勝土,土遇木而達,所以脾胃在消化食物時,需要有膽汁來幫忙,整個消化系統才完全;土勝水,水遇土而絕,腎有病變的人很多都是糖尿病患者;水勝火,火遇水而滅,所以腎水不能強力亂補,雖然腎在中醫學上是很重要的一臟,但補腎還是要依個人情況,要顧及到心是否受得了;火勝金,金遇火而缺,心火太大瀉心火的同時也要補肺氣,才不會呼吸短促像喘一樣;金勝木,木遇金而伐,治肝的同時也要調順肺氣,同樣的,若病發在肺,怕損及肝,治肺的同時也要兼顧到肝。

以上所談的都是五臟,至於六腑──大小腸、膽、胃、三焦、膀胱呢?這些都分別有經脈,各司其職。在此,只能簡單的說,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接受胃輸送來之營養,再次精細加工,故其功能與造血有關,間接能影響到心的健康;肝與膽是一對,功能互相牽連,肝氣之病皆發於膽,肝膽經不調,會頭痛、結石,肝毒淤積若再加上肺金收斂太過,發於皮膚則為過敏性濕疹;脾與胃是一對,如果消化系統不佳,脾也有責任;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果肺氣不足,大腸無力蠕動,便會有排泄困難或無便意的苦惱,雷久南博士在一篇文章中也提過,有一年休士頓空氣污染很嚴重,很多人都有腹瀉的毛病,就是這樣來的;腎與膀胱是一對,腎在中醫理論上不光是兩個半月形的排水器官,而是所有的荷爾蒙、內分泌、髓液、腦漿、生殖系統及其功能,所影響的範圍有生殖力、骨頭、頭髮、牙齒、聽覺、技巧等等,膀胱主水液的新陳代謝,西藥吃太多、抗生素濫用,傷了五臟六腑,最辛苦的是膀胱的薄膜,當其滲透功能失調,則有糖尿、白濁或尿液短少等現象,更甚者為水脹尿毒,此時趕緊要治膀胱、治腎,通利三焦,使其氣化和順然後可出。

由於中醫獨到而完全的診斷理論,所以不可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會胃潰瘍割胃、膽結石割膽、扁桃腺肥大就拿掉扁桃腺、子宮長瘤、拿掉子宮、經血不止也拿掉子宮……,中醫把人體看成一棵大樹,枝葉有毛病就從根部去醫,去邪扶正,讓它氣血和順,恢復生機,而不是把有病變的枝葉砍掉。中醫不能以一般的科學方法去研究,它是對人因症來下藥的,同樣一種病,因個人體質不同,病的起源不同,受邪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配方,同樣的藥醫治某人有效,換一個患有同樣病症的人卻不一定奏效。

因此,配方學也不是把所有方子倒背如流即可下藥,想研究中藥、中醫理論的人,不能把現代研究科學醫學,支解瑣碎,微末畢現的那一套一成不變的拿來用。一個好的中醫師,不但要熟知望、聞(問)、切三診術,還要深明生化之理,不執著於形器組織的假象,不死背成方或倡言神方祖傳,要善用其心,因人因症下藥,才能達到確實的療效。

以上所述皆為粗淺的中醫概念,至於立時佈氣、切脈調尺、斷虛實、別陰陽……,涵蓋太廣,屬於專業範圍,不適在此細說,有心者自行去鑽研吧。文,張真真

轉載自奇摩我的醫典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