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陽氣弱手心發熱陰虛強

 ap_F23_20100726070511707.jpg   
 
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手總是涼涼的,即使炎熱的夏天也是如此﹔有的人手總是很熱,即使是數九寒冬也不例外。這是為什麼呢?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因為身體陽氣虛衰,不能溫煦人體,特別是處於四肢末端的手腳就更得不到陽氣的溫煦,因此會出現全身怕冷,而手腳尤為嚴重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應多吃一些性屬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雞肉,大蒜、生姜、洋蔥、山藥、桂圓等,以提高機體耐寒力。症狀嚴重的可服用金匱腎氣丸,以補腎溫陽。

  另一種情況是身體本身的陽氣並不虛衰,但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身體的陽氣淤滯,不能到達手腳,也會出現手腳發涼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情況的人只是手腳發涼,但身體的軀干部分是不怕冷的。這種情況下應加強運動,尤其是久坐或久站的人,更要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動,以加強血液循環。也可多食用一些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黃花菜、金橘等。

  手腳心發熱大多是陰虛內熱造成的。有這種症狀的人往往還會伴有眼睛干澀,口干咽燥,總想喝水,皮膚干燥,經常大便干結,容易失眠,性情急躁等症狀。這種情況下應多吃一些綠豆、冬瓜、黑芝麻、瘦豬肉、鴨肉等甘涼滋潤之品,少吃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溫燥之品。症狀嚴重的可服用六味地黃丸,以滋陰補腎。

  需要注意的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如出現手腳心發熱現象,同時伴有口臭、不想吃飯、流口水、睡眠不安等症狀,多是由於食積造成的。有些家長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總是給孩子吃一些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加重小兒的脾胃負擔,造成飲食停滯、積久化熱,出現手足心熱、腹部發熱、腹脹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應讓孩子適量飲食,少吃膨化食品,多吃新鮮水果、時令蔬菜及易消化的食物,如症狀嚴重則需到醫院就診。▲(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系博士田栓磊)

    《生命時報》 (2009-03-31 第04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