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中藥和方劑概述




 

  (一)中藥的性能及應用

    性能概說
  藥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糾正陰陽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正常狀態。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發揮上述基本治療作用,乃是因為各種藥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

  把藥物治病的多種多樣的性質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歸經等方面,統稱為藥物的性能。以下側重介紹藥性和藥味。

    五氣和七味
  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複驗証然後歸納起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概括。至於藥味的確定,是由口嘗而得,從而發現各種藥物所具不同滋味與醫療作用之間的若干規律性的聯繫。

  五氣,就是寒、熱、溫、涼、平五種藥性。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平性藥,是指藥性寒、熱之性不甚顯著,作用比較和緩的藥物。

  七味,就是辛、甘、酸、苦、咸、淡、澀七種藥味。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作用。如麻黃、薄荷、木香、紅花等。
甘: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如黨蔘、熟地、甘草等。
酸:有收斂和固澀作用。如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等。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如大黃、杏仁、槴子、蒼朮、黃柏等。
咸: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如瓦楞子、芒硝等。
淡:有滲濕、利尿作用。如豬苓、茯苓等。
澀:與酸味藥物相似。如龍骨、牡蠣、赤石脂等。

    應用概說
  藥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藥禁忌、劑量和服法等幾項主要內容。掌握這些知識與方法,按照病情、藥物和治療要求予以正確應用,對於充分發揮藥效和確保用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著重介紹藥物的配伍關係。

    藥物的配伍
  把單味藥的應用同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個方面,稱為藥物的〝七情〞。
1. 單行:是指用單味藥治病。選用一種針對性強的藥物即能獲得療效。
2. 相須:即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
3. 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蓍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蓍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
4. 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和消除。
5. 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和副作用。
6. 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與另一藥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藥效。如人蔘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蔘的補氣作用。
7. 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丁香和鬱金、人蔘和五靈脂、甘草和海藻、烏頭和貝母等。

      藥物分類
1.解表藥:荊芥、蘇葉、桑葉、薄荷、菊花。

2.清熱藥:蘆根、夏枯草、黃芩、生地、紫草、銀花、白微。

3.瀉下藥:大黃、火麻仁、甘遂。

4.祛風濕藥:桑枝、桑寄生、木瓜、豨薟草、獨活、海風藤。

5.芳香化濕藥:厚樸、霍香、砂仁、蒼朮。

6.利水滲濕藥:茯苓、澤瀉、薏苡仁、萆薢、木通。

7.溫里藥:附子、肉桂、吳茱萸、小茴香。

8.理氣藥:陳皮、香附、木香、枳實、佛手。

9.消食藥:山楂、麥芽、萊菔子、雞內金。

10.驅蟲藥:使君子、檳榔、貫眾。

11.止血藥:白茅根、小薊、仙鶴草、槐花、地榆。

12.活血祛瘀藥:川芎、丹蔘、桃仁、蘇木、益母草。

13.化痰止咳平喘藥:半夏、竹茹、貝母、百部、款冬花、枇杷葉。

14.安神藥: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龍骨。

15.平肝息風藥:天麻、石決明、鉤藤、地龍、白蒺藜。

16.開竅藥:石菖蒲、麝香、蘇合香。

17.補虛藥:人蔘、懷山、鹿葺、當歸、何首烏、石斛、枸杞子。

18.收澀藥:五味子、芡實、浮小麥、麻黃根、桑螵蛸。

19.湧吐藥:瓜蒂、常山、膽礬。

20.外用藥及其他:硼砂、蛇床子、露蜂房、瓦楞子。

  (二)方劑的由來

  方劑,是在辨証審因決定治法之後,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成原則,妥善配伍而成,是辨証論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方劑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中國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發現藥物並用於治療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單味藥。經過許多年代的醫療實踐,認識到用幾味藥配合起來治病的效果更好,於是逐漸形成了方劑。從現存最早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裏可以看到有關治療原則、治療方法、遣藥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的理論論述。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方劑確已建立了指導再實踐的基本理論。特別是東漢張仲景著述的《傷寒雜病論》,創造性地融理、法、方藥於一體,後人尊為〝方書之祖〞,為方劑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方劑和治法的關係

  方劑是理、法、方、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藥配伍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劑與治法的關係,才能準確而縝密地遣藥組方。

  從中國醫藥學的形成和發展來看,治法是在積累了相當醫療經驗的基礎上總結而來,是後於方藥形成的一種理論。但是,當治法已由經驗總結上升為理論之後,就成為指導遣藥組方和運用成方的指導原則。例如,一個感冒病人,經過四診合參,審証求因,確定其為外感風寒所致的表寒証後,根據表証當用汗法,治寒當以溫熱藥的原則,決定用辛溫解表法治療,並且按法選用相應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選藥組成辛溫解表劑,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則,治法與辨証不符,組方與治法脫節,必然治療無效,甚至反使病情惡化。

  由此可知,治法是指導遣藥組方的原則,方劑是體現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雖然我們常說〝方以藥成〞,卻又首先是〝方從法出,法隨証立〞,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互相為用,密不可分的。

  (四)方劑的組成、劑型及用法

    組成
  方劑,是由使用單味藥治病進而多味治病的基礎上開始形成,又經歷了從辨病施治到辨証論治相結合的過程,不斷發展成熟的。方劑是運用藥物治病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在應用上,由於所用藥物的種類多少和產生療效的快慢不同,概分為七類,簡稱七方: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複方。七方是方劑組成的法則之一。

    組成原則
  每一首方劑的組成,固然必須根據病情,在辨証立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藥物,但在配伍組成方面,還須要遵循嚴格的原則。一般而言,方劑的組成可分成君、臣、佐、使四類藥物,而每一方劑的具體藥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齊全,全視病証大小與治療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選藥物的功用來決定。

    組成變化
  方劑的組成既有嚴格的原則性,又有極大的靈活性。〝方從法出〞,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組成,是遣藥組方必須遵循的原則。而具體藥物的選擇,配伍關係的安排,藥量大小的確定,以及劑型、服法的要求等等,都與病証的變化,體質的強弱,年齡的大小,四時氣候的不同,南北地土各異均有密切相關。

    劑型
  藥物配伍組成方劑,還必須研究適合病情需要或藥物特點的劑型,才能更好地符合治療要求和發揮藥效,隨著醫藥的發展,歷代醫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創造了多種劑型,如湯劑、散劑、丸劑、膏劑、丹劑、酒劑、茶劑、藥露、錠劑、餅劑、條劑、線劑、灸劑、糖漿劑、片劑、沖服劑、針劑、膠囊劑等。
 

    方劑的用法
  方劑的用法包括煎法和服法。

  1.煎法:煎法是指煎藥方法。包括:煎藥用具、煎藥用水、煎藥火候、煎藥方法。

  2.服法:服藥是否合適,對療效有一定影響。服法包括服藥時間和服藥方法。
 

  (五)方劑分類

1.解表劑:桂枝湯、香蘇散、桑菊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

2.瀉下劑:大承氣湯、溫脾湯、麻子仁丸、十棗湯、增液承氣湯。

3.和解劑:小柴胡湯、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半夏瀉心湯。

4.清熱劑:白虎湯、涼膈散、化斑湯、導赤散、清胃散。

5.祛暑劑:清絡飲、新加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氣湯。

6.溫裏劑:理中丸、四逆湯、黃蓍桂枝五物湯、小建中湯。

7.表裏雙解劑: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柴胡桂枝乾薑湯。

8.補益劑:四君子湯、四物湯、蔘苓白朮湯、六味地黃湯、腎氣丸。

9.安神劑:安神丸、天王補心丹、甘麥大棗湯。

10.開竅劑:紫雪丹、至寶丹、蘇合香丸。

11.固澀劑:玉屏風散、四神丸、金鎖固精丸、完帶湯。

12.理氣劑:越鞠丸、半夏厚樸湯、定喘湯、蘇子降氣湯。

13.理血劑:丹蔘飲、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小薊飲子、膠艾湯。

14.治風劑:消風散、川芎茶調散、鎮肝熄風湯、大定風珠。

15.治燥劑:桑杏湯、杏蘇散、養陰清肺湯、麥門冬湯。

16.祛濕劑:藿香正氣散、三仁湯、五苓散、苓桂朮甘湯、平胃散。

17.祛痰劑:二陳湯、清氣化痰丸、貝母瓜蔞散、三子養親湯、止嗽散。

18.消導化積劑:保和丸、健脾丸、枳實消痞丸。

19.驅蟲劑:烏梅丸、肥兒丸。

20.湧吐劑:瓜蒂散、鹽湯探吐方。

21.癰瘍劑:仙方活命飲、五味消毒飲、葦莖湯。 
轉載自中醫研習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