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預防和治療法則、人體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防治原則
  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是研究和發展醫藥科學的最終目標。中醫學歷來非常重視對疾病的預防,並對於疾病的治療方法,豐富多采,既有內服藥物,又有針刺、艾灸、推拿、氣功等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預防

  預防,是在正常人群中提倡養生保健,並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對疾病的頂防,在中醫學中有兩個部分;一是強調養生保健,一是提倡對疾病的早期治療,防止疾病的傳變和惡化。

    未病先防的意義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關鍵在於機體的正氣是否強盛,機體的正氣是發生疾病的內在基礎。同時也提倡採取各種方法,如防止病邪侵犯人體,調養身體,提高正氣的抗病能力,以及防止病邪的侵害。

    既病防變的意義
  未病先防的預防衛生工作,是防止疾病發生和傳播的有效方法。但是,對於已經發病的患者,也宜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與傳變。具體措施應作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並且根據疾病傳變規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療法則

  治則,即治療疾病的總的法則。治療法則的確立,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証論治指導下,對疾病的現狀進行分析,定出的治療總則,以指導具體的立法、處方、用藥。

  治則,共有六個方面:1.治病求本;2.扶正和袪邪;3.調整陰陽;4.調整臟腑;5.調理氣血;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以下側重介紹治病求本和扶正祛邪兩方面。

    治病求本的精神
  治病求本,首見於《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治病必求於本〞。治病求本,就是在錯縱複雜的臨床表現中,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並探取針對根本原因,落實正確的治本方法。治病求本,是幾千年來中醫臨床辨証論治一直遵循著的基本準則。

    扶正和祛邪
  邪正的盛衰變化,對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邪正之間的熟勝熟負,決定著疾病的進退;邪正之間盛衰,決定著疾病的虛實變化。扶正和祛邪的兩大治則,是針對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而設。同時,扶正和祛邪兩法的運用,其目的在於改變疾病過程中的邪正雙方的力量比對,恢復正氣,祛除邪氣,促使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以早日康復。

    1.扶正
  扶正,即扶助機體的正氣不足。由於機體的正氣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臟腑、經絡等組成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狀態。因此,扶助正氣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機制在於:用藥物、針刺、艾灸、氣功以及食療、體育鍛鍊等方法去補充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的不足;修復被損傷的人體各種組織;恢復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所以扶正的具體方法雖然很多,如補陰、壯陽、養氣、增液等,但均可統屬於補法的範圍。

    2.祛邪
  祛邪,即祛除體內的邪氣。由於各種病邪的性質特性不同,侵犯機體的部位不同,而在不同的祛邪方法。如發汗解表、辛散祛風、湧吐痰涎、攻下積滯以及消食、化積、祛瘀、利濕、逐水等治法。

  (三)治法的由來

  治法,是在辨清証候,審明病因、病機之後,有針對性地採取的治療方法。早在《內經》裏已載有許多治法的理論和具體方法。至漢末,醫聖張仲景在〝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總結出一整套中醫辨証論治的體系,不僅在辨証方面有精確的論述,而且在治法的理論和方法方面進一步作了充實和發展,大大豐富和提高了治法的內容。其後,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制定了許多新的治法,並從理論上對治法作了進一步的論証和發揮,使中醫治法更加豐富多采,更能適應各種病証的治療要求。同時,歷代醫家鑑於治法內容的日益發展,多次作過分類歸納。

  我們現在經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程鐘齡根據歷代醫家對於治法的歸類總結而來的。程氏在《醫學心悟》中說:〝論病之源,從內傷外感四字括之。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八字統之。而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盡之。
 

  (四)常用治法及其適應証

    1.汗法(解表法)
  汗法是一種疏散外邪,解除表証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急性風濕熱等疾病。

    2.下法(攻下法)
  下法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腸內積滯,蕩滌實熱,攻逐體內積水的方法。適用於治療大便秘結,以及食物或藥物中毒等病証。

    3.和法(和解法)
  和法是一種調和的治法,有解除寒熱和調整臟腑偏盛偏衰的作用。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胸脅疼痛、月經不調和痛經等証。

    4.溫法(溫裏法)
  溫法是溫中祛寒和回陽救逆的方法。適用於消化功能減弱,以致機體能量代謝降低,熱量不足的証候,以及循環衰竭的病証。

    5.清法(清熱法)
  清法是清除熱邪的方法。清法的運用範圍較廣,尤其是治療溫熱疾病更為常用。適用於治療感染性疾病的中期和極期,或化膿性炎症。

    6.消法(清導或消散法)
  消法是消導食滯或者消散積滯腫塊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証和肝脾腫大、腫瘤等証。

    7.補法(補益法)
  補法是一種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的方法。適用於治療機體各種功能和物質衰弱証候。

    8.理氣法
  理氣法是疏暢氣機,調理氣分的治法。適用於治療胃腸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病証。

    9.理血法
  理血法是暢通血液,消散瘀血和止血的一種治法。適用治療痛經、血管內血栓形成、心絞痛,以及咯血、鼻衄、便血、月經過多等証。

    10.祛濕法
  祛濕法是祛除濕邪的一種治法。適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大便稀或腹瀉;泌尿道炎、水腫等証。

    11.祛痰法
  祛痰法是排除或消除痰涎的治法。適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等証。

  (五)經絡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它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人體上下內外的通路。經,有路徑的意思;絡,有網絡的涵義。

  人體主要由十二組經脈溝通機體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十二經脈每一經都分別絡屬一臟一腑,從而加強了臟腑相互之間的聯繫。經脈有一定的循行徑路,而絡脈則縱橫交錯,網絡全身,把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以及皮肉筋骨等組織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

  經絡不僅是外邪由表入裏和臟腑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而且也是臟腑與體表組織之間病變相互影響的途徑。通過經絡的傳導,內臟的病變可以反映於外表,表現於某些特定的部位或與其相應的孔竅。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在內連屬於臟腑,在外連屬於筋肉、皮膚。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
  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別絡、浮絡和孫絡之分。

  (六)十四經脈名稱及循行部位
 

名稱 循行部位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 上肢前緣
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 上肢中線
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 上肢後緣
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下肢前緣
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 下肢中線
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下肢後緣
   
任脈 前正中線
督脈 後正中線

  (七)經絡的生理功能

    經氣
  經絡的功能活動,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以及調節人體各部機能等方面。

    溝通表裏上下,聯繫臟腑器官
  人體是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脈筋骨等組成,它們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進行著有機的整體活動,使機體內外、上下保持協調統一,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有機配合、相互聯繫,主要是依靠經絡的溝通、聯絡作用實現的。

    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均需氣血以濡養,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能通達全身,發揮其營養臟腑組織器官,抗禦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則必須賴於經絡的傳注。

    感應傳導作用
  感應傳導,是指經絡系統對於針刺或其它刺激的感覺傳遞和通導作用,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就是經絡傳導感應作用的表現。

    調節機能平衡
  經絡能運行氣血和協調陰陽,使人體機體活動保持相對的平衡。當人體發生疾病時,出現氣血不和及陰陽偏衰的証候,即可運用針灸等治法以激發經絡的調節作用,以〝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
  實驗証明,針刺有關經絡的穴位,可對各臟腑機能產生調整作用,
即原來亢進的可使之抑制,原來抑制的可使之興奮。

  (八)穴位功能與健康的關係

  穴位(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人體的穴位很多,大體上可分為「經穴」、「奇穴」和「阿是穴」三類。穴位各歸屬於某一組經脈,而每一組經脈又各棣屬於某一臟腑。當人體發生病變時,經絡穴位就成為傳遞疾病訊息和反映病變的途徑。因此,在體表的穴位上施以按壓,就可改善所屬臟腑的某些疾病。
  穴位的作用與臟腑和經絡有密切關係,主要表現在反應病証以協助診斷和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兩方面。

  (九)常用保健穴位

    1.百會穴
  取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之相交點。
  功能:清熱開竅、健腦寧神、平肝熄風。
  刺激百會穴,可改善大腦微循環組織的供血供氧狀態,促進大腦細胞之新陳代謝,使人精神煥發,思維敏捷,頭腦聰穎,更可預防高血壓、頭暈、頭痛等症。

    2.關元穴
  取穴:在臍下3寸。
  功能:培元固本、益氣補腎、調經納氣。
  刺激關元穴,可培補人體元氣,強健體質,防止遺精遺尿,改善腎臟及膀胱輸布水液的功能,調節婦女月經,強腎補精;
預防性功能低下,並對習慣性流產也具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3.合谷穴
  取穴:拇指關節橫紋與虎口邊緣相切,拇指尖到達之處。
  功能:解表清熱、鎮痛安神、通絡止痛、理氣活血、調節汗液。
  刺激合谷穴,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感冒,改善頭面部血液循環,具美容顏的作用,促進腸道消化功能,增進食欲,緩解腹痛;培補氣血,保持月事正常,並對熱病無汗及多汗可達致雙重調節作用。孕婦禁用。
 
 
 

    4.勞宮穴
  取穴:掌中央,當第三掌骨間隙之中點處。
  功能:寬胸理氣、寧心安神、清熱益氣。
  刺激勞宮穴,可增加對心臟的供血量,調節心血管功能,預防冠心病;延長睡眠時間,兼有清熱止嘔,清除口臭和補益氣血的功用,並有促進小兒消化功能,增進食欲。
 
 
 
 

    5.足三里穴
  取穴:在外膝眼(犢鼻)下3寸,距脛骨外側一橫指。
  功能:調和氣血、強健脾胃、疏通經絡、降壓利水、寧心安神。
  刺激足三里穴,可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預防和改善消化系統疾病,增進食欲,預防腿膝關節疼痛;益心臟,通利小便,消腫而降血壓,補氣活血、寧心安眠;此外對貧血所引起的頭暈及產婦血暈,圴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並能明目和預防中風。
    轉載自中醫研習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師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